科學教育如何做加法?這場交流活動正在解碼

咖啡渣和甘蔗渣也能“變廢為寶”?3月28日,在貴陽市雲岩區向陽實驗小學,一個廢物利用DIY化學實驗小課堂引來圍觀。
“搬”進校園的“科學實驗室”引來學生圍觀參與。人民網 陳潔泉攝
“將一定量的咖啡渣、甘蔗渣與天然纖維等混合,倒入模具壓制成海綿墊等常見的緩沖材料……”跟著講解解說,五年級的謝雨諾一遍就操作成功。
“這個DIY實驗有趣又有用,原來身邊常見的廢物也能再利用,非常喜歡參加科學課程。”謝雨諾說。現場,生動科普與趣味實驗點燃了學生的科學熱情,紛紛躍躍欲試。
“搬”進校園的“科學實驗室”引來學生圍觀參與。人民網 陳潔泉攝
當天,“搬”進校園的“科學實驗室”不止這一處。3月28日,全國首批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區第九協同組經驗交流活動在這舉行,校園處處被添滿“科技味”。
走進雲岩區向陽實驗小學科創空間,學生在3D打印、3D建模、無人機等信息技術課程、科學課程及拓展科技應用中,感受濃厚的科學探索氛圍。
走進貴州省中小學科學教育作品展,“小小氣象監測站”“無人機模型”“凝凍衛士——高原山區輸電網路保護革新裝置”“3D 打印功能模型”等來自全省各中小學的科學手工作品亮點紛呈……
嘉賓參觀雲岩區向陽實驗小學科學教育建設亮點。人民網 陽茜攝
強化校園陣地,學生的零距離科技體驗便是科學教育的生動表達。
而這場以科學教育為關鍵詞的交流活動現場,來自全國首批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區第九協同組的相關領導專家,貴州省內科學教育實驗區、實驗校、專門學校、科學教育實踐基地及高校等代表更是暢所欲言,將各地各校中小學科學教育卓有成效的經驗和做法娓娓道來。
嘉賓參觀貴州省中小學科學教育作品展。人民網 陽茜攝
上海市浦東新區教育局教育總督學丁黎忠表示,浦東新區不斷推進校際共建深化教研融合,以貴陽市雲岩區為例,周浦學區12所中小學與雲岩區12所中小學簽訂共建協議等,在科學課程開發等多個關鍵領域展開深度合作,有效延伸科學教育的廣度和深度。下一階段,浦東新區也將進一步完善“共商、共建、共享”核心路徑和“聯謀、聯動、聯通”協作機制,推動東中西部科學教育從“協同”邁向更高層次的“共生”。
交流活動現場。人民網 陽茜攝
“在科學教育中,不僅要傳授科學知識,更要用好豐富的科學資源去點燃學生的好奇心,在實踐中培養他們探索未知、解決問題的能力。”貴州省林業科學研究院黨委委員、副院長李從瑞說,科學教育需要持之以恆的努力和各方協同合作。她表示,貴州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將持續探索“科研院所+學校+企業”多元合作模式,助力科學教育內容專業、組織有序、執行高效。
貴州省壩陵河橋梁博物館副館長朱高望介紹,壩陵河橋梁博物館作為省內重要的科學教育基地,一直圍繞橋梁積極開展各類科學教育活動,自主設計開發了中國首個以橋梁為主題的“STEAM實踐課程”,推出《橋遇科技》等校園讀本,設計橋梁承重實驗等56種科學實踐教具,開發“橋見未來”研學實踐營面向全國中小學生開放等,讓學生通過沉浸式學習,了解橋梁的科學原理,感受到橋梁建設工匠精神和創新精神……
參會代表從不同角度圍繞加強中小學科學教育分享經驗做法。 人民網 陽茜攝
專家代表們交流得火熱,各地各校的科學教育經驗有聲有色,為貴州科學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點子、注入了新活力。
近年來,貴州高度重視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將科學教育列入2025年貴州教育“十大專項工作”。目前,貴州還入選了教育部、中國科協“科學教育進專門學校行動”4個試點省份之一。貴州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歐陽嘉表示,要有效整合社會各方資源,推動中小學科學教育學校主陣地與社會大課堂有機銜接,並實施中小學科學教育質量提升行動,打造一批關鍵性行動、建設一批標志性工程,牽引推動科學教育整體“轉段升級”,有力推動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落地見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