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書記剛剛來過這裡︱侗鄉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春天到,春意濃,千樹萬樹綠蔥蔥,布谷鳥兒聲聲唱,布谷布谷快播種﹔河邊柳,吐新芽,層層梯田水嘩嘩,我們的勞動等著秋天的收獲……”侗寨為背景,田園為舞台,村民們唱起侗族大歌。
3月17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貴州省黔東南州黎平縣肇興侗寨考察。他不時駐足與店主、游客、村民交談,了解當地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和社會治理、保護傳承民族傳統文化、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等情況。看到侗寨保護得這麼好,侗族群眾生活幸福,他感到很欣慰,希望大家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把鄉村振興搞得更好,祝願大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新華社記者攝
小青瓦、坡屋頂、花格窗,古色古香的吊腳樓錯落有致﹔河畔旁,花田間,小巷裡,身穿民族服飾的侗家人來來往往。始建於北宋的肇興侗寨,是全國最大侗族村寨之一,走進寨門,處處皆景讓人看得挪不開眼。
“黨和政府幫我們挖掘、保護、開發侗族大歌,侗族大歌還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侗族民間音樂唱進了世界舞台。”飯養身,歌養心,於侗家人而言,唱歌和吃飯同等重要,村民吳邦梅和同伴們以一首《布谷催春》,歡迎總書記的到來,表達堅決傳承好民族文化的決心。
群眾展示侗族蠟染技藝。姚晶權攝
少數民族文化不僅要保護好、傳承好,還要推動其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肇興的辦法是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黎平縣文旅局局長唐大才說,這幾年,肇興聚焦資源、客源、服務“三大要素”,以傳統民族村寨為載體,將侗族大歌表演、蠟染扎染體驗等創新開發為旅游產品,去年肇興侗寨游客量突破百萬!
文化保護好、景區更熱鬧,目的是讓更多群眾有新的獲得感。近年來,在旅游等特色產業帶動下,侗族群眾通過傳承傳統手工技藝、發展民族工藝品、推出文創產品、做大民宿產業等實現脫貧致富增收。
侗鄉特色產業基地內景。姚晶權攝
“我們將傳統技藝進行現代化開發獲得市場認可,2014年成立合作社后,社員從7人發展到218人,覆蓋上百個村,帶動一千多人增收。”侗品源染房負責人陸勇妹向總書記介紹起合作社的發展,她說:“總書記很關心合作社的帶動效應,這激勵我要繼續把文化傳承好,把產業經營好,帶動更多村民鼓起腰包。”
辦好老百姓的事,關鍵在於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近年來,肇興侗寨堅持黨建引領,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帶領群眾發展經濟、搞好鄉村治理。
新華社記者攝
“我匯報了自己的駐村工作,總書記的鼓勵讓我特別振奮,更有信心和動力做好基層工作。我們要按照總書記擘畫的藍圖,帶領鄉親們在鄉村全面振興的道路上擼起袖子加油干!”在信團鼓樓,總書記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圍坐一起親切交流,駐村第一書記徐信基難掩激動。
統籌:胡果
審稿:王斌來 杜尚澤 馬躍峰
文字:葉琦 黃嫻 蘇濱 陳雋逸
視頻:央視新聞 陽茜 涂敏 姚晶權
攝影: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燕雁 申宏 翟健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