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產能 抓生產 增效益
——貴州赫章經濟開發區珠市園區生產一線見聞

3月6日中午,貴州畢節赫章經濟開發區珠市園區,赫章蜀漢金屬制品有限公司生產區依舊機器轟鳴,用來冷卻鑄造生鐵的水順著管道流進蓄水池中,在余溫的作用下,繚繞的水汽持續升騰。
工人在赫章縣力盛鑄造有限公司的生產線上忙碌。
工人在赫章縣力盛鑄造有限公司的生產線上忙碌。
“中午生產也不停嗎?”筆者問道。
“為了抓生產增效益,我們的機器一天24小時連軸轉,工人3班倒。”該公司經理游宇說。
2023年5月,依托當地豐富的礦產資源和原有的冶煉生鐵設備,通過政府招商引資,赫章蜀漢金屬制品有限公司落戶珠市園區,開始生產鑄造生鐵。
工人在赫章縣力盛鑄造有限公司的生產線上忙碌。
拍攝的赫章經濟開發區珠市園區。(無人機照片)彭博攝
與此同時,游宇也跨越幾百公裡,從四川達州來到這裡,下決心要干出一番事業。
“來到這裡后,我很少回家,今年春節我都是正月初一才回去,初五就回來。為了實現一季度‘開門紅’,春節期間我們都沒有停工,管理層和一線員工共計281人,採取輪休的方式,確保生產不停。”游宇說。
公司上下接續奮戰的結果,是一串令人欣喜的數字:2023年5月至12月,生產鑄鐵6.1萬噸,產值1.58億元﹔2024年,生產鑄鐵12.03萬噸,產值2.93億元。
工人在赫章蜀漢金屬制品有限公司上作業。
拍攝的赫章蜀漢金屬制品有限公司。
“粗略估算,今年一季度公司產值在9000萬元左右,比去年同期增加了700萬元左右,‘開門紅’穩了。”游宇坦言,“產值增加,得益於設備的改造升級。”
據介紹,該公司自成立以來,就將“對原有設備設施進行技術升級改造”列為重點任務。
拍攝的赫章蜀漢金屬制品有限公司。
工人在赫章縣力盛鑄造有限公司的生產線上忙碌。
2023年5月,該公司使用1號高爐進行生產的同時,開始對2號高爐本體、電氣設備、自動化設備、機械設備等進行技術升級改造﹔燒結車間新建了一座60萬立方米的脫硫塔,更換了燒結台車、除塵設備,安裝了3套在線監測設備。經過7個月的奮戰,2號高爐和燒結車間改造結束並投入使用。
工人在赫章縣力盛鑄造有限公司的生產線上忙碌。
此外,2024年以來,該公司在燒結車間新建了2套布袋箱體除塵系統,對燒結車間的落后風機電機進行了更換,對2號高爐新建了1套富氣設備。
“自公司成立以來,對設備設施進行技術改造共計投入4000多萬元,不僅達到了安全環保生產要求,同時降低了生產成本、能耗,提高了產能。”游宇說,目前公司2號高爐正常生產,一個多小時出一次鐵。
赫章蜀漢金屬制品有限公司產能的提升,為同在珠市園區的赫章縣力盛鑄造有限公司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原料供應。
工人在赫章縣力盛鑄造有限公司的生產線上忙碌。
背靠赫章蜀漢金屬制品有限公司,赫章縣力盛鑄造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同樣熱火朝天。
力盛鑄造公司是珠市園區裡生產燃氣灶爐頭的企業代表,公司有兩條生產線、250名員工,一年能生產1000余萬隻爐頭。
該公司生產的爐頭主要供應美的、老板、方太等品牌商,銷路有保障,抓生產、增效益的動力十足。
“每年1至5月,是爐頭的生產旺季,為了增加產量,我們的制芯車間晚上都在生產,一季度銷售額預計有800萬元左右。”該公司廠區負責人胡革平說。
說到一季度工業產值實現“開門紅”,游宇和胡革平高興之余,都說與貴州赫章經濟開發區園區企業服務中心的關心和支持密不可分。
工人在赫章縣力盛鑄造有限公司的生產線上忙碌。
企業的發展,自身的努力很重要,相關部門的支持同樣不可或缺。
“為了助力園區企業發展,經開區實行領導干部包保項目和企業工作機制,加大企業走訪力度,發現有困難的就積極幫助協調解決。”貴州赫章經濟開發區園區企業服務中心主任彭運說,為了幫助園區企業實現一季度“開門紅”,中心全面做好保障企業復工復產各項工作,大力宣傳各項優惠政策,想方設法保障企業原材料供應,幫助企業招聘員工,保障好用水用電等。
春回天地間,奮進正當時,據介紹,貴州赫章經濟開發區23家規上企業一季度工業產值預計將達5.5億元。一幅隻爭朝夕抓生產增效益的經濟發展畫卷正徐徐鋪展……(文/圖 李玲、毛遠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