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寧縣沙子鄉:黨建引領灣田奏響“鄉村振興曲”

筑牢紅色堡壘,做實民生溫度,賦能鄉村振興。近年來,鎮寧自治縣沙子鄉灣田村黨支部以提升基層黨組織戰斗力為目標,團結帶領全體村民在基層黨建、鄉村治理、宜居鄉村建設以及產業發展等多領域協同奮進,共同奏響“鄉村振興曲”,推動鄉村振興工作邁向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筆者來到灣田村時,看見一群人正在做活動前的熱身准備。據了解,出操是沙子鄉灣田村村干部們每天的必修課。
召開院壩會。
一大早,村黨支部書記伍仕付就和村干部們在村委進行體能訓練。作為退役軍人出身的他,充分認識到退役軍人政治過硬、作風硬朗、紀律嚴明且干事創業能力強的特點,重點吸納本地的退役軍人到村工作,並對村干部實行“軍事化”管理,著力打造“兵支部”,執行出操制度,提升干部隊伍精神面貌。
伍仕付告訴筆者,灣田村干部隊伍共5人,其中退役軍人就有4名,平均年齡僅34歲,是一支充滿活力與干勁的隊伍。同時,為了夯實后備人才基礎,借助大學生“畢業季”“返鄉季”的契機,對意向回村工作的畢業生進行摸排登記,建立后備干部人才培養庫。目前,儲備村黨組織書記后備干部2人,村支“兩委”后備干部6人。
村干部正在進行體能訓練。
村級事務上網、家家戶戶上榜。灣田村創新搭建起“聯系群眾雲端”,通過微信、抖音開展“雲直播”宣傳基層治理、安全生產等,讓村級事務從“牆上”搬到“網上”,從村裡搬到家裡,有效提升宣傳效果。與此同時,灣田村創新村級“10分制”考核管理機制,對群眾參與村級事務情況進行登分考核,現場發放禮品,年終進行評比,對優秀村民進行榮譽授牌,以此激發群眾的內生動力,主動參與鄉村治理,提高鄉村治理水平。
將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變成“零距離”。灣田村還創建了“干部聯系戶”工作法,由干部實行包組聯系服務,通過送服務上門。
沙子鄉灣田村村民陳朝兵告訴筆者,以前有事就非得跑到村委找干部,現在干部經常主動到家裡來,問問生活有沒有困難,給我們講解新政策,還有“雲直播”是個好東西,平時忙農活,很少有時間去村裡面,但是在地裡面都能看直播,了解村裡面的大事小事,太方便了。
村級事務上網。
鄉村要發展,環境是底色。灣田村積極作為,爭取資金美化村庄,完善基礎設施,修繕便民橋以及通組道路800余米,購置運動健身器材,將黨群服務中心打造成為“村民愛去的文體活動中心”。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灣田村黨支部立足資源優勢,提高集體經濟發展質效。村級合作社帶頭投資,大力發展特色產業種植。採取“產業大戶+合作社+脫貧戶”的模式,發展肉牛養殖﹔與六馬鎮致富村、寧西街道果寨村等進行“飛地抱團”發展,入股企業發展菊花種植,實現村集體經濟年收入約20萬元。切實有效地解決了脫貧勞動力的就業難題,帶動群眾務工增收。
接下來,灣田村將以打造“兵支部”為載體,不斷在強化干部隊伍建設、優化基層治理、提升服務群眾水平上發力,鍛煉一支政治過硬、紀律嚴明、作用發揮明顯的黨員干部隊伍,將灣田村黨支部建設成為善於學習、勇於創新、敢於擔當、富有活力的堅強戰斗堡壘,為鄉村振興注入灣田力量。(文/圖 郭佳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