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安縣人民醫院:溫度就診 讓百姓健康更有“醫靠”

日前,瓮安縣人民醫院挂牌“三級綜合醫院”。作為縣域醫院的核心力量,醫院始終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以患者需求為導向,通過技術革新、服務優化、學科建設等多維度發力,聚力提升醫療服務水平,為群眾筑牢健康屏障,讓百姓健康更有“醫靠”。
走進醫院泌尿外科,病房外牆上色彩鮮艷的水果標識引人注目。為解決老年患者因認知障礙或識字困難導致走錯病房的問題,科室創新設計,在病房編號下方貼上蘋果、西瓜、橙子等水果圖片,不僅方便患者區分病房,更讓冰冷的病房煥發溫馨氣息。
醫院泌尿外科水果圖片標識給病房增添了一份溫馨。瓮安融媒供圖
作為省級重點建設專科,近年來泌尿外科持續優化服務管理、提升技術能力。2023年,泌尿外科簽約成立貴州省人民醫院泌尿外科“江克華博士工作站”﹔2024年8月,完成瓮安縣首例“藍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術”,為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帶來微創治療新選擇。
瓮安縣人民醫院副院長、泌尿外科主任、主任醫師戎陽生表示:“我們不斷提高技術服務能力,拓寬治療范圍,增強學科建設,積極培養人才,從危重尿毒症到復雜泌尿疾病,力求為患者提供安全、周到、細心的治療服務。”
在心內科住院部,科室主任宋香靜正帶隊開展查房,親切地與患者交流,詢問他們的身體狀況和就醫感受,細致地叮囑康復事項。
病人家屬寧忠全感嘆道:“在醫師和護士的精心照料下,讓我家人在這裡6天以后,病情好轉了,馬上就可以出院回家了。”
醫院秉持以患者為本的服務理念。瓮安融媒供圖
醫院自2013年成立心內科以來,逐步發展為涵蓋心血管內科、內分泌科等專業的重點科室,配備了先進醫療設備,並於2021年12月通過省級重點專科建設立項,主要開展冠脈造影及支架植入術、冠脈CTA、急診PCI手術、心臟永久起搏器植入術等新技術,這些新技術不僅填補了本地區醫療技術空白,也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獲得高水平診療。
宋香靜介紹:“2024年,心內科開展手術就有700多例,有500多例是冠脈造影,200多例是介入治療。目前在黔南州是開展得比較早、比較好的,吸引了余慶、開陽等周邊地區患者來這裡治療。”
隨著人民群眾健康意識的增強,縣人民醫院消化內科胃鏡、結腸鏡等內鏡檢查的需求逐年增多。為此,消化內科持續優化服務流程,讓患者感受更加優質的診療服務。患者陳光輪表示:“從入院到治療,醫護人員的貼心服務讓我倍感溫暖。”
醫院以新技術運用開展各類“微創治療”。瓮安融媒供圖
消化內科不斷挑戰治療病例的難度,拓展適應症的范圍,以“早篩早檢,早診早治”為抓手,針對消化系統常見病、多發病,以新技術的運用開展各類“微創治療”。消化內科主任、副主任醫師王俊表示:“今年科室新增了一個樂普的超聲內鏡,現在能做超聲內鏡檢查、內鏡下痔瘡治療和膽管結石的內鏡取石,效果很好。”
醫療技術和服務的雙提升,是回應民生期盼的關鍵舉措。為滿足群眾多元化的就醫需求,醫院積極推進醫共體建設,以人員下沉為核心,技術、管理雙下沉同步實施,以“請進來教、走出去學”的模式,推動醫療服務從“輸血”向“造血”轉變,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提質增效。
2024年,向廣州市海珠區中醫醫院、貴州省人民醫院引進了8名專家進行駐點幫扶,真正讓廣大群眾在家門口就享受到省級醫療專家的診療服務。廣州市海珠區中醫醫院幫扶專家、瓮安縣人民醫院挂職副院長、副主任醫師王袖平表示:“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能讓瓮安縣人民醫院康復科能力逐步提升,可以獨立處理更多臨床問題,也能提高老百姓對康復概念的認識,提升群眾的幸福感。”
據統計,2024年,瓮安縣人民醫院組織學術交流、疑難病例討論超百次,手術示教十余次。
在優化學科建設、加強人才保障的同時,瓮安縣人民醫院還持續加大信息化建設。依托“互聯網+醫療”模式,醫院上線“一站式”就醫平台,整合醫學影像、超聲、內鏡、病理、心電等5個系統,完成了所有醫技系統與HIS系統的接口對接,實現申請單登記、檢查報告回傳等功能。據統計,2024年醫院實現預約挂號率68.61%,有效緩解了就診排隊難題。
從技術升級到人文關懷,瓮安縣人民醫院始終將“溫度”融入診療全過程。瓮安縣人民醫院院長雷勝江表示,下一步,醫院將秉持以患者為本的服務理念,以建設“三級甲等綜合醫院”為目標,持續加大人才培養和技術提升力度,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提供健康服務,為瓮安縣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文/圖 朱琳 、吳雨陽、潘香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