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縣:奏響春日“田園曲” 點亮增收新希望

春回大地,農事漸起,在金沙縣清池鎮的肥沃土地上,一幅繁忙而生機勃勃的春耕春種畫卷正徐徐展開。
當下,氣溫回暖、雨水充沛,正是搶種早熟蔬菜的黃金時機。走進清池鎮普安村,隻見田壟整齊排列,一壟壟土地已被翻耕得十分鬆軟,村民們手持農具,或彎腰放苗、或施肥蓋土、或俯身覆膜,分工明確,配合默契。
“由於今年天氣太冷了,又是閏月,我們早熟蔬菜的栽種時間就推遲了,現在才開始種。我們都是你幫我我幫你,抓緊時間種下去,在五月左右就可以吃了。”有著多年種植經驗的陳倫介紹道。
據了解,普安村種植早熟蔬菜兩百余畝,像陳倫這樣的種植戶在村裡還有不少,他們看准了早熟蔬菜上市的“時間差”這一優勢,憑借豐富經驗和精心管護,使得本地蔬菜能夠在春末夏初市場供應青黃不接的時候搶先上市,填補市場空白,贏得經濟效益最大化。
在不遠處的枇杷果園裡,青澀的幼果挂滿了枝頭。種植戶肖華章正站在梯子上,眼神專注地審視著每一串果實,手中的剪刀嫻熟地揮動著。
肖華章介紹說:“我家這片果園從2017年開始種植,今年的天氣還不錯,枇杷長勢還可以,現在主要處於疏果階段。從臘月就開始疏果,大概還有一二十天就能全部疏完了。到5月1日勞動節的時候就能夠全部上市,可以採摘了。”
他剪掉那些發育不良、個頭偏小以及過於密集的果實,每一個留下的果子間隔均勻,確保充足的光照與養分供應。據了解,像肖華章這樣經驗豐富的果農,僅憑眼力和手感就能精准判斷每顆果子的去留。
據悉,春季枇杷生長迅速,一般在幼果長到花生米大小的時候就必須開始疏果,而且要遵循“強枝多留、弱枝少留”“樹冠上部多留、下部少留”的原則,這樣才能保証樹體平衡生長,實現優質高產。
“經過疏花疏果后,單果重量能有二兩,像雞蛋那麼大,味道更不用說了,很好吃,酸甜正合適,水分也很足。”肖華章說。
春潮涌動,農事繁忙,地沃人勤,豐收在望。在這希望的田野上,農民們搶抓農時,揮洒汗水,奏響了春日裡最美的田園樂章,為全年農業豐收拉開序幕。(文/圖 黃源匯)
(責編:李麗萍、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