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甸:無人機飛防賦能田間春管提質增效

時下,正值春耕生產關鍵期。2月27日,在羅甸縣龍坪鎮交廣村的油菜種植基地上空,一架植保無人機正穿梭作業,為綠意盎然的油菜田精准噴洒農藥。這一充滿科技感的場景,正是縣農業農村局與縣供銷社攜手合作開展的油菜飛防業務,也是羅甸縣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通過科技手段助力病虫害防治、筑牢糧食安全防線的生動實踐。
裝槳、備藥、倒水……在噴洒現場,農業無人機操作員正在進行飛行前的准備工作。
無人機正在進行飛防作業。
“准備起飛,地面安全,可以起飛。”隨著指令下達,操作員熟練地操控著無人機,正式開啟飛防作業。僅僅2分鐘,一畝田的噴洒任務便順利完成,速度之快令人驚嘆。
“每年我們都是背起藥箱來打藥的,一天打不了幾塊地,很費時費力,現在有無人機來幫我們打藥,太方便了。”交廣村村民王惠香高興地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無人機操作員進行飛防准備工作。
“相較傳統人工背負噴霧器作業,無人機每小時效率提升50倍以上,且噴洒霧化更均勻,農藥利用率也更高。”農業無人機操作員新農人羅同學介紹,當天進行作業的是大疆農業T100無人機,無人機飛防的效率一個架次可以達到20到30畝的作業效率,一個下午就可以完成交廣村的300多畝的油菜飛防任務。
據悉,此次飛防作業由縣供銷社牽頭,與縣農業農村局合作,引入專業無人機服務團隊,並組織農戶參與技術培訓。目前,羅甸縣已完成交廣村300畝稻田、者任村500畝稻田的飛防業務,后續還將在下壩村、打號村、翁納村、岩腳村、董架村等開展飛防業務。2025年,預計完成飛防業務6000余畝次。
無人機操作員在向群眾介紹無人機。
“我們利用項目資金購買社會化服務,連續多年請無人機來幫農戶搞飛防,為羅甸糧油安全保駕護航。”縣植保植檢站工作人員羅亭介紹道。
交廣村、者任村的“飛防”實踐,只是羅甸縣推動農業現代化進程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羅甸縣大力推動科技賦農發展戰略。無人機飛防技術的應用,不僅徹底改變了傳統農業的勞作方式,更憑借其高效、綠色、安全的顯著優勢,為糧食安全撐起了保護傘。這一創新實踐,為山區農業現代化提供了可借鑒的鮮活樣本,充分彰顯了科技賦能農業的廣闊前景。(圖/文 黃姍、夏福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