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印江:倒春寒凍壞芽茶 農技人員指導抗凝保產

眼下,一場突如其來的倒春寒讓貴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的面臨春茶延緩上市和減產風險,當地農業部門制定科學的應對之策,與茶農一起除冰保產,把倒春寒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
2月24日,一股強冷空氣不期而至,天氣驟然轉冷,導致印江自治縣紫薇鎮大水溪村、木黃鎮格山村等高海拔地區的茶園遭受了倒春寒帶來的嚴重的凝凍災害。
圖為農技人員正在用無人機噴撒葉面肥。
嚴寒天氣下,梵淨山下的大水溪村近700畝茶園裡剛發出的嫩芽受到低溫侵襲,許多即將迎來採摘的芽頭,在冰凌中枯萎、壞死。
面對自然災害,科學應對是關鍵。當地農業部門接到災情報告后,迅速派出科技特派員第一時間奔赴受災茶園展開實地調研和技術指導。在茶園裡,科技特派員仔細察看茶園受災情況,與茶農們深入交流,向茶農們解釋凝凍災害對茶樹的影響以及如何通過緊急破冰等方法來減少損失。
印江自治縣市級科技特派員張金洪說:“這茶園現在已經全面結冰,你們在清掃的過程中一定要輕一點,不要對茶園的越冬芽形成二次傷害。”
圖為在印江自治縣紫薇鎮大水溪村農技人員組織茶農清掃結冰。
在當地農技人員和科技特派員的幫助下,當地的茶農們迅速投入到災后自救的工作中。並按照特派員們的建議,有條不紊地開展茶園管理,努力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同時,為有效防止寒潮天氣的持續和蔓延,當地低海拔地區的茶園,也同步展開了無人機噴撒葉面肥等預防性措施,全力做好防災減災工作。
印江自治縣市級科技特派員張金洪說:“我們印江的茶園都是典型的山區茶園,每一年倒春寒的影響都非常大,在高海拔地區,受極寒天氣的影響,冰凍嚴重的地方、有條件的可以通過人工破冰來處理,在災后用無人機噴洒葉面肥,來提升茶園的營養,讓它盡快恢復生產﹔在低海拔地區,我們每年都是通過冬管施肥來提升茶樹的免疫力,來抵抗自然災害。”(圖/文 田林、王東、馮艷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