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沿河:千人同跳擺手舞 歡歌笑語鬧元宵

鑼鼓喧天迎新年,擺手歡歌鬧元宵。2月10日,農歷正月十三,貴州省銅仁市沿河自治縣在思州廣場舉行主題為“土家兒女迎新年·沿河擺手鬧元宵”擺手舞(第二套)比賽,來自全縣各行各業的54支代表隊,三千余名身著節日盛裝的土家兒女齊聚一堂,用歡快的舞步、激昂的鼓點,共慶新春佳節,同續土家文化。
千人同跳擺手舞,歡歌笑語鬧元宵。
紅燈萬盞人千疊,一片纏綿擺手歌。當天上午9點,沿河自治縣思州廣場人頭攢動,熱鬧非凡。盡管寒風凜冽,但參賽者們的熱情不減。他們身著各式各樣的土家服飾,精神抖擻,等待著上台表演。
伴隨著背景音樂聲響起,一支支參賽隊伍舞力全開,他們時而圍成圓圈,時而排成縱隊,踩著鏗鏘有力的鼓點,甩手、跺腳、轉身、跳躍,每一個動作都飽含力量與美感。還有隊伍把沿河長號、鑼鼓、舞龍融入舞蹈,將擺手舞的獨特韻味及沿河特色展現得淋漓盡致,為現場觀眾獻上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文化盛宴。
千人同跳擺手舞,歡歌笑語鬧元宵。
沿河自治縣有69萬人,其中近七成是土家族。近年來,為了讓擺手舞這一土家族的文化瑰寶得以保護和傳承,沿河廣泛開展土家擺手舞進校園、進社區、進企業、進單位等活動。此次擺手舞比賽不僅提升了土家文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也激發了廣大民眾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認同感。
沿河自治縣中等職業學校代表隊隊員陳鈺婷說,“能夠參加這次比賽,我感到非常自豪。擺手舞是我們土家族的文化符號,我會繼續練習,把它學精、學透,然后一代代地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愛我們的土家文化。”
千人同跳擺手舞,歡歌笑語鬧元宵。
沿河自治縣中界鎮代表隊隊員宋秋雙說,“我們隊伍不僅有10多歲的小女孩,還有60多歲的阿姨,我們平時老的少的一起跳擺手舞,不僅增加了大家的凝聚力,拉近了我們的感情,更讓我們感受到了土家族文化的獨特魅力,這個元宵節我覺得過得特別有意義。最后祝大家元宵節快樂。”
“擺手舞在我們河南沒有,幾個攝影老師一塊專程過來,來感受一下土家族擺手舞獨特的魅力,感覺非常的過癮,土家族群眾都穿上節日的盛裝,集結在這載歌載舞,非常幸福。”河南省航拍協會副主席、南陽市航拍協會主席韓自豪分享著自己的感受。
千人同跳擺手舞,歡歌笑語鬧元宵。
據悉,擺手舞是土家族原始的祭祀舞蹈,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它的動作來源於最原始的農耕場景。每逢慶賀新年、紀念祖先或團圓聯歡,土家族人都要跳擺手舞。2008年,擺手舞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千人同跳擺手舞,歡歌笑語鬧元宵。
貴州省舞蹈家協會會員、沿河舞蹈家協會主席、沿河文化館群眾文化工作人員羅強介紹道:“流傳於沿河土家族自治縣的擺手舞,具有毗鄰地區土家族擺手舞的共同特征,也有毗鄰地區擺手舞不同的特點,其歷史淵源久遠,主要流行於生活、生產、勞動中的動作比較居多,比如土家族的三禮三拜、拜四方等。”(圖/文 陳晶晶、張洪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