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陽文旅“狂飆”:983萬游客、111億收入背后藏著啥

今年來,開陽縣緊緊圍繞“爽身、爽心、爽眼、爽口、爽游、爽購”,以“四大行動”為筆,以山水資源為墨,在文旅融合發展版圖上揮洒出濃墨重彩的篇章。這座被譽為“硒養開陽”的縣城,全年預計接待游客983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突破11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3%和15%,交出一份令人矚目的成績單,交出了一份文旅深度融合的高質量答卷。
白馬峪溫泉。
2024年,開陽文旅經濟展現出強勁發展動能,三大核心指標呈現階梯式增長﹔
——限上住宿業全年營收突破4453.76萬元,同比增速達17.3%,白馬峪酒店、雲綠野奢民宿等新晉企業的加入為市場注入活力。
——文化體育娛樂業前10月收入3956.5萬元,同比增長107.46%,折射出體驗式消費的旺盛需求。
——61.7萬過夜游客帶來人均1140元的消費,印証了旅游產品結構的持續優化。
這些數據背后,是“旅游+”模式的生動實踐,更是全域旅游發展理念的豐碩成果。
白馬峪溫泉。
在龍廣村,福建游客張曉菊正用鏡頭記錄白牆黛瓦的村居與潺潺溪流相映成趣的畫面。“冬暖夏涼的獨特氣候,原生態的山水格局,還有貼心周到的民宿服務,完全超出了預期。”這番評價道出了眾多游客的心聲。通過整合415.58萬元資金實施農房改造,開陽打造出龍廣村、三合村等12個旅居示范點,108棟煥然新生的民居既保留了傳統韻味,又滿足了現代旅居需求。星悅田園、水東鄉舍等特色民宿集群的崛起,帶動鄉村旅游接待量突破10919人次,創造綜合收入500余萬元。
盤活存量資源成為產業升級的重要突破口。政企聯動的創新模式讓南江大峽谷、白馬峪溫泉等傳統景區煥發新生,前者接待量增長8.08%至1.77萬人次,后者更是實現游客量212%的爆發式增長。在猴耳天坑景區,極限運動愛好者體驗著“超級大秋千”的驚險刺激,這個曾經沉寂的景點如今營收突破1600萬元,同比增長6倍。
“運營前置,策劃先行”是文旅項目開發的基本原則,也是文旅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開陽縣依托本土資源舉辦的“四季之聲”主題活動、油菜花藝術節、水東狂歡夜路邊音樂會等30余場次活動吸引超10萬余人次參與,市民在雲開廣場、禾豐鄉明德廣場共享藝術盛宴。全民健身熱潮同樣涌動,45小時免費開放的體育場館、21個新建健身工程織就“15分鐘健身圈”,登高迎新跑、游泳比賽、拳王爭霸賽等賽事點燃城市活力,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3.1平方米的指標背后,是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白馬峪溫泉。
文旅活動有力有序,線上宣傳也同步發力。活動期間,開陽縣融媒體中心積極聯動,聚焦活動主題發布避暑旅居視頻30余個,瀏覽量170萬余人次,播放量20萬余人次,直播18余場,觀看人次達10萬余人次,為“硒養開陽”品牌插上數字翅膀,以網絡流量聚勢賦能,變網絡流量為發展增量。
在服務質量提升方面,開陽打出“組合拳”:全年開展24次專項整治,整改問題231條,150名從業人員接受系統培訓,244起游客投訴100%辦結。這些舉措擦亮了“放心旅游”的金字招牌,推動“過境游”向“深度游”的轉變。
雲中君滑翔傘基地。
從數據攀升到品質躍升,從資源活化到業態創新,開陽文旅的2024答卷印証著一個真理——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更是發展優勢。
當晨曦照亮南江峽谷的峭壁,當暮色籠罩禾豐鄉的茶園,這座深諳“兩山”轉化之道的縣城已經錨定“資源、客源、服務”三大要素深化改革創新,圍繞“5+N”旅居產業布局深入推進“四大行動”,持續譜寫全域旅游的嶄新樂章。(圖/文 陳虹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