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區煤炭儲配中心吹響復工集結號——項目建設一天一個樣

“水城區煤炭儲配中心是六盤水市建設新型綜合能源基地、全國重要的資源精深加工基地的補強工程,能靜態儲煤120萬噸、年吞吐量500萬噸以上。”2月7日,水城區煤炭儲配中心項目業主現場代表周旺告訴記者,該項目除3號儲煤場以外將在2025年6月底建成投用。屆時,煤炭儲配中心將發揮儲、配功能,通過公路、鐵路聯運,帶動煤炭開採、加工、物流、裝備制造、貿易、結算、金融等行業穩步發展。
這天是農歷正月初十,室外溫度隻有2℃,飄落的小雨中夾雜著雪粒,冰冷刺臉。可是在位於水城區老鷹山鎮的項目建設現場,“熱度”不減——挖掘機、推土機、混凝土灌裝車不停穿梭在各工點,工人井然有序在各自崗位進行安裝作業。
“目前,省內工人返崗率達到90%以上,省外如湖南、江蘇、安徽等地工人正陸續回來。”周旺說,為了“建成投用”這一天,參建各單位鉚足了勁,全面進入攻堅時刻。
在施工現場,筆者見到了老熟人——楊瑞行,他作為項目業主貴州水城能投倉儲物流有限公司的派駐負責人,從項目啟動之初就“扎根於此”,對這兒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是爛熟於心。
“水城區委、區政府確定項目建成投用時間為今年6月底,我們自加壓力,將時間提前到5月底,6月份全面收尾、查缺補漏。”楊瑞行說,參建單位在春節前就儲備了充足的建筑物資,節后組織人員、設備迅速到崗,正月初八項目建設全面復工。“因為進入了攻堅期,項目建設現在是一天一個樣。”
正如楊瑞行所說,在這片熱土上,一天有一個樣。三個巨大的封閉儲煤場拔地而起,每個儲煤場長350米、寬73米,約有12層樓高。在1、2號儲煤場裡,皮帶“走廊”貫穿整個儲煤場,斗輪式堆取料機已經安裝調試完畢。據介紹,這種無人值守的高效裝卸機械,在數控操作下,能夠連續從運輸皮帶上取料並平整、規范、快速堆料,是目前國內外大型儲煤場採用的首選設備。
儲煤場外,配套的儲煤筒倉、運煤棧橋、火車快裝站、汽車快裝站、廠區道路等工程建設快馬加鞭,不久后,從內蒙古、新疆等產煤大省來的動力煤和水城優質主焦煤,將採用公路、鐵路聯運方式,在儲配中心存儲並轉運出去,將煤炭穩定、高效、安全地送至客戶手中,滿足六盤水市和其他地區的用煤需求。
去年7月進場施工的鐵路專用線,非涉鐵部分場平工程已完成90%,涵洞工程已完成60%﹔橋梁工程孔樁基礎已完成﹔房建工程信號綜合樓、機務整備間、貨運綜合樓基礎墊層澆筑完成,站場、軌道、通信、電力等工程施工准備工作同步展開。
項目建設進入攻堅期,也吹響了“集結號”,首鋼水鋼集團公司、貴州能源水城區煤-焦-化-電循環經濟基地項目、大唐發耳電廠等客戶企業紛紛來聯系入駐事宜,欲搶“最佳攤位”。水城區煤炭儲配中心探索煤炭潔淨化運輸,用一條全封閉地下管廊,將儲煤場與貴州能源水城區煤-焦-化-電循環經濟基地項目連在一起,實現產業鏈上下游的“無縫對接”。(六盤水市人民政府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