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青光眼患者激增 熬夜與飲食不規律成“隱形推手”

患者在普瑞眼科醫院檢查。
春節期間,貴州普瑞眼科醫院迎來了一波就診高峰,其中青光眼門診量較平時激增數倍,其中年輕患者量明顯上升。根據統計,平時,青光眼患者在門診一周才能碰到1例,而春節期間已經高達30幾例。該院醫生林朝該指出,這一現象與假期中普遍存在熬夜刷劇、徹夜打牌、飲食失衡、過度用眼等不良習慣密切相關。
資料顯示,青光眼目前是全球第二大致盲眼病,我國患者超過2100萬人,其中致盲率高達23%。貴州地區因高鹽飲食傳統及冬季室內活動增多,成為青光眼高區域之一。青光眼作為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若不及時干預可能造成永久性視力損傷,而春節期間不規律的生活方式正成為其急性發作的重要誘因。
“正常情況下,房水循環維持眼壓平衡,但熬夜、情緒波動或大量攝入高鹽高脂食物,會干擾這一平衡。”林朝該解釋,夜間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時,瞳孔在暗環境下持續放大,可能引發房角狹窄甚至關閉,阻斷房水排出通路,導致眼壓驟升。此外,過量飲酒或咖啡因飲料會擴張眼部血管,增加房水分泌,進一步加劇眼壓波動。
春節期間,許多年輕人連續熬夜追劇、打游戲,甚至通宵聚會,加上火鍋、燒烤等高鹽飲食的刺激,使得本就存在青光眼高危因素的人群——如家族病史者、高度近視患者、糖尿病患者——更易急性發作。林朝該強調,部分患者誤將青光眼引起的頭痛、惡心視為“腸胃不適”或“感冒”,延誤診治,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視力損失。
“盡管青光眼導致的視神經損傷不可逆,但通過早期發現和規范治療,90%的患者可有效控制病情,保留有用視力。”林朝該表示,春節后建議高危人群進行一次全面眼科檢查,尤其關注眼壓和視神經杯盤比變化。他同時提醒,隨著現代人用眼強度增加,青光眼已非“老年病”,門診中30-40歲患者佔比逐年上升,健康生活方式和定期篩查是守護“心靈之窗”的關鍵。(文/圖 陶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