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雲舉行非遺展示暨苗族“跳花節”活動

2月6日,2025年“靈蛇獻瑞 福至春歸”非遺系列活動之紫雲自治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展示暨苗族“跳花節”活動在紫雲公園舉行,來自全縣各地的少數民族同胞、八方游客齊聚於此,共同歡度新春佳節。
活動現場,高高的“花樹”披紅挂帶立於跳花場中央,苗族同胞按照民俗舉行了“請花樹、栽花樹、敬花樹、跳花樹”儀式。據介紹,跳花節是苗族同胞重要的傳統節日。每年正月,苗族同胞都會著盛裝聚集在一起,載歌載舞迎接新年,祈求風調雨順。如今,“跳花節”已演繹成為各族人民參與的盛大節日,成為了各民族群眾交流交往交融、弘揚民族文化、共建和諧美好家園的平台。
活動現場。
“我們苗族‘跳花’節是古老古代傳下來的,每年的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三,我們苗族人都會穿著自己的盛裝,大家圍在一起栽了一棵‘花樹’,圍在一起來跳蘆笙舞、唱苗歌,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紫雲自治縣五峰街道紅岩村村民張開香說﹔
活動現場。
除了苗族“跳花節”活動之外,亞魯王史詩唱誦、苗族民歌演唱、布依族民歌演唱、苗族蘆笙舞展示、紫雲山歌演唱、苗族吹打樂吹奏、粑棒簸箕舞以及龍場地戲等非遺項目輪番上演,大家用歌曲、舞蹈、民族樂器演奏等群眾喜聞樂見的表演形式,與現場觀眾來了一場新春大聯歡,現場一片歡騰。
“今天來參加這個活動看到我們紫雲有這麼多非遺項目,作為地戲的傳承人,我會把這個地戲傳承下去、發揚光大。”紫雲自治縣貓營鎮龍場地戲傳承人胡成說﹔
據了解,此次活動的舉辦時間為正月初九至正月十一,活動旨在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增強民族文化自信自強,持續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和鄉風文明建設,助力紫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活動現場。
“ 今年我們紫雲非遺項目展演總共有20多項,涉及國家級、省級、市縣、縣級的非遺項目,也有各個民族的非遺展演,我們這次的非遺展演主要目的是向大家群眾來宣傳我們的非遺,讓更多的人來參與到我們非遺保護和傳承過程中。”紫雲自治縣亞魯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肖仕芬說﹔
近年來,紫雲自治縣通過舉辦非遺項目展示、苗族“跳花節”等活動,不僅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促進了民族團結和諧進步,進一步讓群眾近距離感受傳統“非遺”魅力,讓大家在歡樂祥和的氛圍中度過愉快的新春佳節。(圖/文 伍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