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工商職業學院:師生主題社會實踐獲省級優秀案例

為深入實施時代新人鑄魂工程,貴州省教育廳組織開展了2024年“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高校師生主題社會實踐優秀案例評選工作,經專家評審,貴州工商職業學院(以下稱“學校”)《構建“24365”工作體系推動畢業生高質量就業》入選“供需對接”就業調查實踐類別優秀案例。
優秀案例名單截圖。
學校堅持以高質量就業為立校之本,通過實施“24365”工作法等一系列創新舉措和務實行動,不斷提升就業工作品質,助力畢業生順利走向社會,實現人生價值。多年來,學校學生畢業去向落實率連續多年達97%以上,學校就業工作得到教育部部長懷進鵬2次點名表揚,得到省市各級領導高度認可。
“24365”工作體系即:
開展“兩個”調研,做好實習就業意向摸排調研、做好就業服務需求調研,盤清底細,精准施策。
打造“四個”服務,開展企業研學提升崗位認知服務、開展到崗走訪做好穩崗服務、開展送生面試送生到崗暖心服務、推進校園信息化建設確保就業雲服務不斷線,提升就業工作服務水平。
“政校企”三方聯動留人才,貴陽綜合保稅區攜企赴學校“訪校送崗”,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深挖“三個”資源,建全校企合作渠道用好校企資源、建好校政融合渠道用好校政資源、建立校友機制用好校友資源,拓展多元化就業渠道。
實施“六個”精准,精准掌握政策強信心、精准建好台賬強思路、精准分階段推進強協同、精准引導學生強自助、精准能力畫像強認識、精准問題導向強弱項,促進就業工作精細化推進。
學校2021級汽車制造與試驗技術專業的21名學子,在吉利汽車衢州基地進行為期8個月的深度實踐學習。
加強“五個一”保障,強化“一把手”責任保障就業工作有力推進、深化“一個雙包保”機制保障就業服務精准高效、開好“一場招聘會”保障畢業生充分就業、做好“一個群體”幫扶兜底保障困難群體穩定就業、建好“一本台賬”保障就業數據真實准確,筑牢就業穩定防線。
此次主題社會實踐獲獎是推動學校思政實踐工作的重要抓手,創新打造了同題共答的育人共同體。接下來,學校將加強校內外聯動,繼續打造有學校特色的思政實踐育人品牌,積極引導學生在參與社會實踐中認識國情、了解社會,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同時,持續通過“24365”工作法,穩步推進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把就業基礎工作做好做實,多措並舉助力畢業學子“好就業”“就好業”。(圖/文 貴州工商職業學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