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本網原創

遵義@1935 | 用“活”紅色資源 傳承紅色基因

黃小桃
2025年01月09日16:03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1月7日,遵義革命老區氣溫驟降,但依舊抵擋不住游客前來參觀研習的熱情。走進遵義會議陳列館,館內展線總長1200多米的《遵義會議偉大轉折》專題陳列依次排開,紅軍長征、遵義會議等重大歷史情景通過油畫、雕塑、展板、藏品展示以及三維等身成像、多媒體半景畫、電子觸摸書籍等技術手段躍然眼前。

遵義會議會址。人民網 黃小桃攝

遵義會議會址。人民網 黃小桃攝

遵義會議陳列館是遵義會議紀念館的一部分。遵義會議紀念館位於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子尹路96號,由遵義會議會址、遵義會議陳列館、遵義紅軍烈士陵園等11個紀念場館組成,是新中國成立后最早建立的21個革命紀念館之一,也是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的重要陣地。僅去年,遵義會議紀念館游客接待人數就高達907萬人次。

“就是這座灰白相間的磚木結構二層小樓,見証了我們黨歷史上具有偉大轉折意義的重要會議——遵義會議。”遵義會議紀念館外,55歲的遵義紅色義務宣傳員孔霞向游客認真講解這裡的紅色歷史,滿懷激情地訴說那段崢嶸歲月。

為講好紅色故事,孔霞曾多次拜訪紅色文化專家,到遵義會議會址、婁山關紅軍戰斗遺址等革命遺址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深入學習,潛心研究宣講方法,將紅色資源和黨性教育活化為可看、可聽、可參與的生動教材。

據了解,在她31年的宣講生涯裡,已為1萬余名游客講解了1000多場遵義會議的紅色故事,並陸續培訓出5000余名學生講解員。“現在有越來越多的‘90后’‘00后’主動化身為紅色文化宣傳員,用自己的方式講述紅色故事,讓遵義會議精神代代相傳。”

游客參觀遵義會議陳列館。人民網 黃小桃攝

游客參觀遵義會議陳列館。人民網 黃小桃攝

在距離遵義會議會址僅數百米遠的偉大轉折劇場內,正上演著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平均年齡僅20歲的130位演員在《偉大轉折》劇目的舞台上,“再現”遵義會議歷史場景,致敬革命先輩。

“90后”演員楊火星智在劇中飾演軍醫“小華佗”,其原型是紅軍長征途經遵義犧牲的革命烈士龍思泉。“龍思泉18歲就犧牲了,所以這個角色既不能太幼稚,也不能太成熟,在中間拿捏的這個度要非常准確。”

為此,楊火星智曾來到遵義紅軍山,聽當地群眾講述紅軍軍醫為百姓治病解難的故事,並從各種影視劇中搜集龍思泉形象。“從開始不太了解遵義會議,到現在對這段歷史有了深刻的理解,我越來越覺得,把長征精神和遵義會議精神傳承下去,是我們這一代年輕人的使命擔當,也是我們這一代年輕人的長征。”楊火星智說。

精彩演繹的背后,除了演員表演的精雕細琢,還有舞台效果的科技賦能——600噸水循環成河、540°環繞光效、360°旋轉舞台、26米落差瀑布、9D環繞音效……“人、聲、光、水、電、影、景”的深度融合讓《偉大轉折》劇目圈粉無數。

《偉大轉折》劇目演出現場。人民網 黃小桃攝

《偉大轉折》劇目演出現場。人民網 黃小桃攝

“很感動!有了革命先輩的付出,才有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來自廣東順德的游客麥女士看完劇目表演后連連贊嘆,“跟看電視劇的感覺完全不同,非常精彩!”

據《偉大轉折》劇目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24年1月15日首演以來,該劇目已演出800余場,累計接待海內外游客突破28萬人次,其中有超3萬的游客觀眾為青少年群體。

作為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貴州重點建設區標志性項目,遵義《偉大轉折》演藝綜合體與貴州長征文化數字藝術館共同形成貴州長征文化整體呈現的“雙子星”,生動再現和弘揚遵義會議精神和偉大長征精神。

(責編:李麗萍、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