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當偏坡村:“四個融合”建設和美村寨

近年來,貴陽烏當區偏坡村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四在農家·和美鄉村”建設為基礎,積極守正創新,全力擔當作為,以“四個融合”為抓手,建設具有地域特色的和美村寨。2025年,偏坡村被貴州省民宗委確定為和美村寨建設增進各民族文化互鑒融通試點村寨。
航拍烏當偏坡村。
偏坡村位於烏當區偏坡布依族鄉境內,是烏當區“泉城五韻”——“醉韻”核心景區之一,總面積12.6平方公裡,總戶數336戶共1138人。該村自然生態和民族文化保護較好,森林覆蓋率66.3%,山水與林田錯落交融,山地、坡地、盆地、稻田、荷塘自成一景,田疇縱橫、塘溪環繞﹔千年銀杏、榔樹、皂角、古井、古樹等星羅棋布,自然、人文景觀極其豐富﹔村寨依山而建,古朴滄桑的布依老房錯落有致,特色鮮明,韻律古朴十足,呈現出“時時有美景、處處皆畫卷”鄉村美景。
融合民族風光,建設美麗村寨,守護村寨生態之美。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原則,對古民居、古樹實行台賬管理,全面管護民族鄉特色風格。充分發揮生態、自然優勢,依托山地、坡地、盆地、稻田、荷塘、古井、溶洞等多種自然景觀,打造出“步步入畫、處處是景”的鄉村休閑田園景觀,實現了生態農業與鄉村旅游業互促互進,擦亮偏坡村綠色生態名片,講活自然與人文和諧共生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
民族團結進步大講堂。
融合民族風貌,優化居住環境,提升村寨宜居之美。大力開展貴陽貴安農村“五治”、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以“七化”建設(道路硬化、庭院美化、路燈亮化、衛生淨化、民居民族化、風景田園化、環境綠化),清理“三堆”(雜物堆、土堆、草堆)“三亂”(亂倒垃圾、亂堆亂放、亂搭亂建),實施“三改”(即改水改廁改圈),美化“三口”(村口路口家門口)為抓手,不斷改善村容村貌。通過加大對民間藝人隊伍的支持力度,利用節慶文體活動豐富鄉村旅游產業的文化內涵,滿足人民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不斷提升各族群眾人居環境水平。
偏坡村一隅。
融合民族風韻,培育特色產業,彰顯村寨宜業之美。結合布依飲食品種多樣、口味清淡、藥食同源的特點,在農家樂推出婚宴餐、康養餐等系列餐飲品牌。結合布依人家庭院干淨、室內整潔、環境清潔的特點,鼓勵農戶開辦民宿。結合布依人民熱情好客、心靈手巧、勤勞質朴的特點,鼓勵民間藝人、民間工匠興辦文創工作室,引入社會資源發展文創產業。現有農家樂39戶、鄉村民宿18戶、文創工作室8家,促進群眾增收致富可持續,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群眾文化活動現場。
融合民族風情,發展多元文化,塑造村寨和合之美。投入資金建成偏坡村布依花歌場,為全鄉村民開展文化教育、組織文化活動提供了陣地保障。根據村民的文藝興趣,組建了100人的長號隊、35人竹竿舞隊、20人姊妹簫表演隊、50人布依民歌隊,並為文藝隊伍配置了長號、鑼鼓等樂器和民族服飾,每支隊伍都能夠為游客提供精彩的展演。在元旦、春節、五一、“六月六”、中秋、國慶等節假日,組織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群眾性文化活動暨‘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等系列主題活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圖/文 烏當區融媒體中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