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順經開區:非遺進校園 傳承與創新並重的文化盛宴
近日,一場別開生面的非遺進校園活動在安順經開區洞口流民族學校舉行。活動旨在通過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的地戲這一傳統藝術形式,激發學生的文化興趣,培養他們的文化自信,同時進一步弘揚和傳承地方優秀傳統文化。
地戲表演。
活動當天,學校的操場上熱鬧非凡,安順經開區地戲文化協會地戲表演隊身著五彩斑斕的戲服,頭戴精致的面具,手持各種道具,為現場師生們帶來了多場地戲傳統節目,他們或騰躍跳躍,或低聲吟誦,或高歌吶喊,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力量與美感,現場氣氛空前高漲。
經開區洞口流民族中學九年級(3)班學生楊思琪參加完活動后說道:“非遺進校園活動不僅讓我們了解了地方優秀傳統文化,還激發了我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和熱愛。今天的活動可以讓我們更加深入了解家鄉的歷史和文化背景,培養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蠟染社團。
在現代化進程不斷加速的今天,地戲等傳統藝術形式面臨著傳承和發展的挑戰。為了弘揚這一優秀傳統文化,安順經開區洞口流民族學校充分利用在課后服務時段開設了蘆笙、蠟染、書法、手工等多個社團,將傳統文化融入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幫助學生發展特長、提高技能。
安順經開區洞口流民族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趙慧瓊說:“我校作為一所民族學校,把‘致力民族文化傳承,助力學生成人成才成功’作為學校辦學目標。一直以來,我校依托地方民族文化的優勢,積極開展民族文化進校園工作,將其融入日常教學,充分發揮了民族教育的主陣地作用。”
蘆笙社團。
此次非遺進校園活動是一次成功的文化盛宴,它不僅讓學生們領略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還激發了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和熱愛。
趙慧瓊表示,這一系列活動的開展,不僅增進了各民族學生之間的友誼,也讓同學們真正成為民族文化的參與者和推動者,相信未來民族文化進校園工作將會更上一層樓。(文/圖 趙才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