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織好產業經緯網 繡出發展新畫卷

轉眼已是歲末,走進沿河自治縣官舟鎮馬腦村蛋雞養殖場,數名工人正在施工作業。
“在財政銜接補助資金的幫助下,我們村於2023年建設了蛋雞養殖場,初期養殖蛋雞8萬羽,經過一年多的養殖,現已全部出籠,目前正在進行基地改造升級。”官舟鎮馬腦村監督委員會主任冉茂軍介紹。
“除了蛋雞養殖,我們縣還有肉牛養殖、經果林等產業。”中界鎮黨委委員肖玉葉說。
蛋雞養殖、肉牛養殖、經果林、中藥材、礦產精深加工……2024年的沿河,干勁十足、收獲滿滿。
黑水鎮朝陽村柑橘成熟。
深耕產業謀發展
走進黑水鎮朝陽村,道路兩旁的果樹上挂滿了累累碩果,套袋、覆膜……數百畝採用各種方式管護的經果林蔓延至村寨盡頭。
“過去,我們這裡要資源沒資源、要產業沒產業,老百姓辛辛苦苦忙碌一年,勉強夠糊口,遇到天災等意外基本無力抵抗,致貧風險很大。”朝陽村黨支部書記溫學忠說。
為了擺脫發展困境,朝陽村先是整合了土地,再通過招商引資等方式招引企業家到村裡投資興業,但是由於品種不適配等問題,接連發展了好幾種產業都未見成效,前來投資的老板都打退堂鼓退出,流轉來的土地也日漸荒廢。
2019年,在黑水鎮的招商引資下,冉光賢來到朝陽村發展產業,經過土地平整、管道疏通等工作盤活閑置資產,隨后其發展的柑橘、獼猴桃、南瓜等產業逐漸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2019年進駐建設產業基地,隨后不斷豐富產業結構,累計投入達300余萬元,勞務支出更是佔了大頭。”冉光賢介紹,基地逐步完善了長短結合、林間套種的產業布局,既有一年見效的南瓜產業,也有周期較長但可產生長期效益的柑橘產業,更在經果林下套種黃精等中藥材,今年僅紅心獼猴桃產值就突破80萬元,種下五年的柑橘也產生了效益,明年准備種100畝吊瓜,進一步夯實產業發展基礎。
“發展產業,核心目的是要惠及老百姓,通過企業帶動,老百姓可以有流轉土地、到基地務工等增收渠道。”朝陽村駐村第一書記張雙表示,村裡也積極謀劃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村民群眾可以享受到產業紅利,進一步拓寬增收渠道。
政企協力謀產業、干群同心共發展,朝陽村的蝶變只是沿河扎實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的一個縮影。
2024年,沿河穩步推進“一主兩輔”農業產業,上半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8.63億元,同比增長4.5%。新建規模養牛場23個,培育發展肉牛產業經營主體2.84萬個(家)。持續發展壯大生態茶產業,加工春茶0.574萬噸,預計產值10.13億元,“洲州綠·白葉一號”獲“中茶杯”第十四屆國際鼎承茶王賽·春季賽茶樣四星優質獎,“洲州紅·古樹紅茶”獲三星優質獎﹔圍繞“強村富民”三年行動總目標,聚焦產業帶動、穩崗就業、利益聯結、政策落實,提高群眾“四項收入”,謀劃產業項目152個,投入資金20194萬元﹔用好東西部勞務協作政策,爭取協作資金5670萬元,立項安排項目20個,認定東西部就業幫扶車間29家、“一縣一企”就業幫扶基地1家,幫助該縣農村勞動力實現就業6038人,幫助採購和銷售農特產品1.68億元。
中寨風電場風力發電項目建設施工現場。
項目引領經濟發展
隆冬時節,中寨風電場風力發電項目建設施工現場卻一片火熱,工人們有的在給扇葉做檢查,有的則在發電基座頂部的操作艙裡與地面進行安裝對接,他們相互配合,井然有序。
沿河另一側的中界鎮西南牛城養殖基地機器轟鳴,一派火熱建設生產場景。
“目前在建的是鄉村全面振興肉牛全產業鏈項目現代化肉牛養殖示范基地的配套大樓,大樓建成之后,基地的基建就基本完成。”貴州西南牛城牧業有限公司中界牧場養殖事業部負責人龍樺宇說。
今年以來,沿河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牢固樹立“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理念,建立“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個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機制,高質高效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同時,堅持“一個項目、一名縣級領導、一個推進專班、一個督導專班、一抓到底”工作機制,有序推進沿河礦業產業化項目、飛譙官一期風電場項目、譙家鎮漆樹灣煤礦建設工程項目、山峽工業園年產3000噸醬香型白酒建設項目、年產100萬噸新型環保精品砂石骨料生產線項目、中寨風電場項目等重點項目建設,全力以赴把高質量發展轉化為一個個可看見、能摸著的重大項目。
“我們通過一個個具體的項目建設,逐步完善全縣工業產業布局。”沿河發展和改革局黨組成員、重大項目服務中心負責人楊沖表示,下一步將繼續集中力量抓項目建設,嚴格落實重大項目挂圖作戰、重點項目領導聯系服務等措施,營造抓項目就是抓投資的濃厚氛圍,推動謀劃項目往前推、開工項目往前趕,全力以赴推動項目建設進度。
截至目前,該縣謀劃中央及省預算內投資項目90個,總投資123.31億元﹔謀劃專項債項目12個,總投資35.56億元﹔申報項目23個,總投資11.53億元,簽約新能源項目17個,總裝機容量264.5萬千瓦,總投資167.7億元。
村播助力甘溪鎮芭蕉村原生態板栗銷售。
增進民生福祉
日前,沿河村直播孵化基地舉辦村播主播座談會暨村播孵化基地授牌儀式。與會人員在了解網絡直播行業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后,就挖掘、打造、推介本地特色產品及品牌,促進村播電商產業發展,加強交流合作,推動電商供需產業鏈發展等方面進行了交流探討。
“我們結合貴州村播大行動,發揮沿河網絡主播的流量優勢,組建沿河村播主播團隊,以村播帶貨形式,將更多本地農特產品推向全國各地,打造‘一村一品一村播’,助力黔貨出山,促進鄉村全面振興。”沿河村播孵化基地負責人冉阿周說。
一部手機、一場直播、一條鏈接,就能讓當地農特產品銷往全國各地。近年來,“村播帶貨”成為拓寬當地農特產品銷路、助力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途徑。越來越多群眾化身鄉村帶貨主播,為當地農特產品從田間地頭走進千家萬戶打開便捷通道。
目前,沿河村播孵化基地已吸納10名網絡主播。未來,該基地將公益性常態化開展村播直播帶貨和主播培訓等活動,匯聚網絡直播行業人士力量,為當地農特產品打通“直播帶貨”全新銷售渠道,擴大區域農特產品知名度,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
2024年,沿河全力抓好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全縣呈現經濟發展穩中有進、產業發展穩進提質、民生福祉穩步提升、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的良好態勢。展望2025年,該縣將全力興產業促轉型、抓投資攻項目、固成果促增收、辦實事增福祉,持續推動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圖/文 楊宇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