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退行性疾病的微創治療 貴黔骨科又有了新突破

脊柱退行性疾病成為困擾中老年人群的一大健康難題。其中,腰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腰椎滑脫等疾病尤為常見,給患者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與痛苦。近日,貴黔國際總醫院(貴黔醫院)骨科成功完成的一例人工智能手術機器人+顯微鏡+通道輔助下微創腰椎融合手術,呈現出了脊柱退行性疾病的臨床意義、治療方法及實際應用效果。
脊柱退行性疾病是指隨著年齡的增長,脊柱結構發生退化性改變,導致脊柱功能下降的一類疾病。這些疾病通常與長期勞損、不良姿勢、骨質疏鬆等因素有關,主要表現為腰痛、下肢疼痛、麻木、無力等症狀。嚴重時,還可能影響患者的行走、坐臥等日常活動。
對於脊柱退行性疾病,尤其是腰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腰椎滑脫等疾病,傳統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牽引治療等。然而,這些方法往往隻能緩解症狀,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微創手術逐漸成為治療這些疾病的首選方法。
患者劉女士,因長年腰腿疼痛,被診斷為“腰椎管狹窄症、腰椎滑脫症”。她曾嘗試多種保守治療方法,但效果均不理想。病情持續加重,對日常生活造成了明顯影響。多家醫院均建議手術治療,但劉女士因擔心手術風險而猶豫不決。
經過多方咨詢,劉女士來到貴黔醫院就診。骨科副主任庄穎教授帶領團隊對患者病情進行了詳盡的分析與探討,決定採用目前最先進的脊柱微創技術——人工智能手術機器人+顯微鏡+通道輔助下微創腰椎融合手術。
手術過程中,三維C臂與機器人緊密協作,實時採集信息並精准定位。通過三維影像的精准定位,機器人輔助能夠一次性規劃、精准置釘。在顯微鏡+微創通道輔助下,手術團隊順利完成椎管擴大減壓、椎間盤切除,使神經根得以徹底減壓、滑脫的椎體得以完全復位,並進行了椎間植骨。
術后,劉女士恢復良好,已經可以下地活動,開始進行康復鍛煉。術前疼痛症狀明顯改善,生活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
精准、微創、安全一直是脊柱手術治療不斷追求的目標。對於腰椎部位的手術來說,如果想要達到好的治療效果同時保留更多的功能及避免復發,那麼對手術醫生的經驗、先進手術設備的使用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貴黔醫院骨科採用的人工智能手術機器人+顯微鏡+微創通道技術,為患者提供了創傷更小、恢復時間更短、並發症更少的微創醫療服務。這一技術的成功應用,不僅有效提升了手術安全性,還讓患者享受到了高水平、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隨著機器人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普及,相信會有更多患者受益於這種先進的手術方式。貴黔醫院骨科也將繼續致力於脊柱退行性疾病的研究與治療,為患者帶來更多的福音。(貴黔醫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