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貴陽貴安:城市更新“更”出幸福新生活

2024年12月30日15:27 |
小字號

城市更新,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連著發展。今年以來,貴陽貴安堅持以人為本,扎實推進城中村和老舊小區改造,持續推動城市功能完善、品質提升,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城市發展帶來的民生福祉。

冬季氣溫走低,但在位於觀山湖區朱昌鎮竇官村的城中村改造項目現場卻是一派火熱的施工場景,工人們正抓緊進行最后的工程收尾作業。截至目前,該項目涉及的17棟共1796套安置房已全部開工,項目主體將於今年12月底全面竣工。投用后將有效解決周邊群眾的住房問題,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歸屬感。

貴陽市觀山湖區城市更新事務中心主任 曠銘:我們將建設1796套安置房和2287個配套車位。同時我們還將幼兒園、社區物業服務站、文化圖書室、文體活動室、便利店、農貿市場以及老年人的日間照料中心,都作為我們整個項目的配套設施。

城中村改造是一項系統工程,貴陽貴安在推進過程中不僅全力實現空間環境的改善,還努力兼顧社會、經濟、文化、治理等多重目標。在已經完成城中村改造的南明區八裡屯安置小區,小區居民劉貴榮正在悠閑散步,經過綜合整治改造后的八裡屯空間布局更加合理、配套功能更加完善、小區環境更加優美。許多居民和劉榮貴一樣笑逐顏開,紛紛表示生活品質上了新台階。

南明區八裡屯安置小區居民 劉貴榮:以前沒有綠化,坐的地方都沒有,現在多了這些坐的地方,老年人玩的地方,還有健身器材,綠化也弄得非常好,我們非常滿意。

今年,貴陽貴安啟動城中村改造項目46個,其中34個拆除新建安置房項目可增加房地產投資1513億元,12個整治提升項目總投資約2億元。這些項目的實施直接受益村(居)民達4.2萬戶14.7萬人。此外,貴陽市編制包括項目紅線圖、征收摸底調查報告、征詢村民改造意願情況說明、資金平衡方案、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城中村改造實施方案、征收補償方案的項目“七要件”,被納入國家城中村改造計劃,並形成“貴陽經驗”向全國推廣。

除了城中村改造,老舊小區改造也是提升市民群眾幸福感的重要舉措,檢驗著為民服務的溫度。在即將進行老舊小區改造的嘉潤路片區2號院落,南明區將改造的主動權交給小區居民,通過民意調研問卷和召開壩壩會等形式,將基礎類公共設施的改造內容列出清單,詳細了解居民改造需求,實行“改不改居民說了算、改什麼居民來點單”。

貴陽南明城市運營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工程部負責人 姚楠:第一個給大家展示這個平台改造的效果,第二個我們在技術上還依然存在哪些難點,給居民解釋清楚。

針對嘉潤路片區2號院落的實際問題,南明區還制定了個性化改造方案,實行雨污管網改造、瀝青鋪裝、增設停車位、新建健身器材、加設休閑設施等 “定制化” 改造升級,做到“一院一策”,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肯定。

南明區嘉潤路片區2號院居民 曾隆琴:征求我們居民的意見都幾次了,還有圖紙給我們看,我已經看到了他們改的效果圖,一期已經改造好了,看到非常的漂亮、非常好,所以我們居民的滿意度是非常好的。

貴陽南明城市運營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工程部負責人 姚楠:現在已接近年末,我們正全力搶抓工期,力爭讓居民在新環境中度過(農歷)新年,使老舊小區呈現新年新氣象,整個施工過程嚴格遵循相關規范,落實安全文明施工,最大程度降低對居民生活的影響,確保改造工程真正符合百姓期望。

老舊小區改造,既是群眾家門口的“關鍵小事”,也是城市發展的“民生大事”。今年,貴陽市計劃實施42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涉及居民41307戶,改造樓棟1103棟,改造面積達385.51萬平方米。截至目前,所有項目全面開工,開工率100%,工程進度86.2%。

城市更新的每個小空間、小角落,都裝著“大民生”。在貴陽貴安各級各部門的協同努力下,一張張“民生清單”正逐漸變為老百姓的“幸福賬單”。更“新”的不僅是城市面貌,更是群眾對環境更好、生活品質更高的期許。貴陽貴安正因城市更新而變得更有溫度、更具魅力。

貴陽市城市更新事務中心黨組書記 主任 李發軍:我們緊緊圍繞市委“一圈兩場三改”部署,以規劃為引領,以問題為導向,以群眾期盼為重點。在項目謀劃上,堅持市場化原則,精准施策,算好平衡賬,始終做到項目推得動、推得好,可持續﹔在施工建設上,挂圖作戰,倒排工期,精心組織﹔在資金籌措上,堅持“三改”融合,搶抓國家系列政策機遇,積極向上爭資爭項,多措並舉籌措資金﹔在統籌調度上,採取“四不兩直”和蹲點指導方式,解決(項目)困難和問題,使項目盡快落地見效,群眾盡早得到實惠。(貴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官網)

(責編:潘佳倩、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