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黃果樹旅游區:黨建引領產業興 鄉村振興動力強

2024年12月30日16:41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近年來,黃果樹旅游區把推動農村產業振興作為工作重點,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示范引領作用,對各村資源稟賦進行合理開發利用,逐步擴大示范效應,探索出了一條點、線、面結合推動鄉村產業發展的新路徑。目前,全區果蔬種植、特色養殖、鄉間民宿等產業均呈現良好發展勢頭,預計本年度將有多個村集體經濟收益超過100萬元。

百畝花菜採收忙

“鄉村振興要看產業,各地要各展其長。”蔬菜種植業是黃果樹旅游區滿嘎村產業發展的強力支撐。

時下,滿嘎村的150畝花椰菜將迎來採收季,在滿嘎村的精品蔬菜種植基地,大片大片的花椰菜猶如一幅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的畫卷在大地上鋪展開來,看上去蔚為壯觀。

菜地裡,工人們正在進行採收前的最后一次養護,十幾名村民正埋著頭往來穿行。天氣雖冷,大家卻干勁十足。村民婁仁英就是其中之一。

“我家有1.5畝土地,流轉費得了1300多元,在家門口上班,差不多2個月就掙了5000多元。”滿嘎村村民婁仁英笑著說。

“今年我們村黨支部通過‘四議兩公開’的方式,將村裡150畝集中連片的土地流轉給公司用於蔬菜種植。”滿嘎村黨支部書記婁仁勇介紹。

精品蔬菜種植基地。.jpg

精品蔬菜種植基地。

據了解,滿嘎村蔬菜種植基地擴大種植面積到200畝,並採取茄子、辣椒、西藍花等輪作的方式來發展蔬菜種植,既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時還能為70多名村民提供臨時就業崗位。

除西藍花外,該區的金刺梨、沃柑、小黃姜等果蔬種植也頗具規模。

木廈河裡魚正肥

滿嘎村的花菜已是讓人驚艷,但木廈河的冷水魚也是不遑多讓。32個佔地9000多平方米的長方形魚池修建得極為整齊,裡面盡是黑背白腹的冷水魚——中華鱘。幾名身著水衣水鞋的管理人員正在忙著給魚分塘。

花椰菜.jpg

花椰菜。

產業要振興,規劃必先行。在冷水魚項目落地前期,木廈河村村支“兩委”干部就在村支書雷興發的帶領下,邀請市、區有關專家到村實地考察,最終制定了水產養殖的產業規劃。

為了促進養殖項目盡快落地建設,村支書雷興發又主動扮演了“駐企幫村”的角色。

“在項目前期,我們村黨支部專門成立了黨員協調隊伍挨家挨戶地做工作。同時,該幅土地如果有黨員的,就率先拿出來作為示范,通過這些方式,順利協調了24畝土地,幫助項目順利建成投產。”木廈河村黨支部書記雷興發坦言。

黃果樹旅游區省事、省時、省心的良好營商環境終於讓企業定下了在木廈河投資興業的決心。經過雙方反復協商,最終敲定了養殖基地共建、技術培訓、后期分紅等多個細節。

“我們基地從今年7月份到現在,將近賣了100噸魚,合計200多萬元,村裡大概可以分到20萬元左右的分紅,並且我們還為裡面提供十多個工作崗位。”黃果樹旅游區眾鑫豐魚順漁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林鶯介紹。

養殖冷水魚的魚池.jpg

養殖冷水魚的魚池。

通過提供技術培訓和政策扶持,該區的肉牛、林下跑步雞、黑山羊等特色養殖業均呈良好發展態勢。

郎宮金果甜如蜜

冬月時節,金果飄香。時下,正是黃果樹旅游區郎宮村沃柑迎來了大面積的成熟上市的季節。走進果園,沃柑樹被一個個果子裝點得金黃燦爛,村民們正忙碌地穿梭在果樹間,採摘著一顆顆飽滿金黃的沃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果農採摘沃柑.jpg

果農採摘沃柑。

種植戶馬庭芬種植沃柑已經5年了。她介紹,郎宮村的沃柑水分足、糖分高、口感好,很受消費者喜愛。市場銷售價格每斤五六塊左右,每年種植沃柑的收入讓她很滿意。

近年來,郎宮村黨支部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利用當地氣候資源優勢,圍繞“一村一品,一品一特”的發展思路,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產業。“我們免費為村民們提供果樹苗、化肥等物資,同時邀請農技專家深入田間地頭進行技術指導,幫助村民們解決種植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郎宮村黨支部書記陳莎莎介紹。

金黃的沃柑。

金黃的沃柑。

在黨支部的帶領下,郎宮村沃柑種植業取得了顯著成效,從最初的200畝,發展到現在的600畝。同時,沃柑產業的發展還促進了鄉村基礎設施的改善和環境的提升,形成了以沃柑、早熟蔬菜、甘蔗、枇杷等為主的亞熱帶河谷特色農業產業體系,為該村的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要堅持精准發力,立足特色資源,關注市場需求,發展優勢產業。依托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憑借區黨工委的堅強領導,加之各級基層黨組織的堡壘作用發揮,黃果樹旅游區的鄉村產業發展呈現遍地開花、動能強勁的良好局面。(文/圖 李鬆)

(責編:李麗萍、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