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順市黃果樹旅游區募龍村:古韻悠悠展新顏

在安順市黃果樹旅游區天星橋景區東南面,有一個古朴的鄉村——募龍村,靜靜鑲嵌於青山綠水之間。
這個布依族苗族聚居的古老村落,有著600余年的悠長歷史。全村由3個自然村寨組成,劃分為四個村民小組,共250戶1081人。近日,筆者驅車沿著蜿蜒的盤山公路,走進了這座古村落。
“募龍,在布依語裡意為‘龍在水井’。”募龍村黨支部書記王仁超介紹,村裡有銅鼓井、納募龍井、高坎田井等三口古井,清泉潺潺,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村民。
漫步在募龍村,四周青山巍峨環繞,氣候溫潤宜人,山水相依,景致如畫。村寨周邊,百余棵古榕樹錯落林立,這些古老的生命,有的已歷經千年風雨,樹干粗壯蒼勁,枝葉繁茂如蓋,如同一把撐開的大傘,為人們洒下一片清涼與寧靜,樹下成為村民和游客休憩暢談的愜意角落。
“村子周圍分布著幾百棵上千年的古榕樹、金絲楠、小葉紫檀、水冬瓜等名木古樹,它們既是歷史與文化的載體,也承載了村民的情感寄托。”王仁超說。
募龍村的古樹生長了成百上千年,見証了這個傳統村落的歷史變遷。直到現在,每年的農歷正月初二,該村村民們都會聚在一起,帶上食物和酒祭拜古老的大榕樹,並在樹下擺上長桌宴,一邊吃飯,一邊商討村中的大小事宜。
近年來,募龍村積極探索轉型之路,緊抓機遇,憑借得天獨厚的自然與文化優勢,大力發展多元化產業,成功蹚出一條農旅融合的特色振興之路。
“作為黃果樹旅游區鄉村旅游發展的重要一環,我們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積極開展以農業種植為基礎,集觀光、休閑、運動、露營、住宿和研學體驗為一體的鄉村旅游活動,有力帶動了村子的發展。”王仁超介紹。
募龍村土質、水源、氣候較好,非常適合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近年來,募龍村大力發展蔬菜、精品水果種植和生豬養殖等產業,種植了2200余畝精品水果。
此外,募龍村通過引進黃果樹菌之露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盤活了3000畝野嶺草地,打造了鬆露生態田園。
募龍村還深入挖掘自身豐富的文化與自然資源,大力發展旅游業。古老的榕樹、傳統的布依族苗族建筑、獨特的民俗文化活動等成為了吸引游客的亮點。
“游客們可以漫步在古榕樹下,感受寧靜與祥和﹔可以參觀傳統民居,領略民族建筑的魅力﹔還可以參與我們村的民俗活動中,親身體驗傳統文化風情。”王仁超說。
在募龍村,還有許多珍貴的少數民族文化遺產,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民族文化遺產為村民們指明了發展方向,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關鍵一招”。
“噠噠噠……”縫紉機工作的聲音在村民韋登秀家的制衣坊響起。
韋登秀的制衣坊裡,衣架上擺放著一排排顏色鮮艷、款式各異的布依族服飾。
“這些服飾皆由我親手選布、裁剪與制作。”韋登秀笑著介紹,在布依族,女性大多自幼跟隨長輩學習服飾制作技藝,她也不例外。如今,隨著鄉村旅游蓬勃興起,布依族服飾備受游客青睞,她的制衣坊生意興隆,一年下來收入可達數萬元。
“目前,村裡有4戶人家專門從事制作少數民族服飾,依靠這門手藝實現了增收。”王仁超表示,募龍村憑借獨特的民族文化魅力和傳統村落風貌,於2014年入選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並於2020年獲得第五批“貴州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稱號。(胡玉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