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陽縣龍水鄉:破解“五困”難題 整頓“后進”村黨組織 提升顯“后勁”

今年以來,開陽縣龍水鄉龍溪村黨支部緊緊圍繞“強雙基”,堅持以“黔進先鋒·貴在行動”為載體,深入實施“筑固工程”,扎實推進“五個一”行動,著力破解難題,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戰斗力,走出一條“后進”蝶變為“后勁”的逆襲之路。
抓政治引領,破思想共識之困。由鄉黨主要負責人針對性地對村黨組織書記開展深入談話,緊盯“關鍵少數”﹔聯系村領導牽頭對“兩委”干部逐一談心談話,做到以談話改作風促干勁。組織該村“兩委”成員和22名農村黨員積極參與農村領域黨員輪訓班2期,主動邀請鄉黨委結對聯系班子成員到村上黨課,持續抓好黨性教育。該村黨支部組織召開后進黨組織整頓提升專題組織生活會,聚焦問題重點,認真查找不足,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收集批評意見36條,分解責任到人,全力查擺整改,進一步凝聚發展共識。
抓隊伍建設,破作用發揮之困。該村參加由鄉黨委組織的到開陽縣高寨鄉、息烽縣流長鎮、安順市六馬鎮觀摩學習,參加縣級培訓3次,“擂台比武”1次,在同台競技中找差距、補短板、提能力。強化后備力量儲備培養,今年共培育入黨積極分子1名,發展黨員1名,吸收5名高學歷的年輕同志作為村黨組織書記和“兩委”成員后備力量人選。加強農村黨員和村民組長的管理,細化落實《關於推行龍水鄉農村黨員分類教育管理辦法的實施方案》和《村民組長考核管理辦法(試行)》,通過積分管理,每季度1次考核,管好用好農村黨員和村民組長這2支基層隊伍。
抓服務機制,破基層治理之困。圍繞工作任務、服務群眾需要,該村建立健全村“兩委”工作機制4項,優化調整班子分工,嚴格落實“四議兩公開”制度,抓實黨務、村務、財務公開,規范小微權力運行,提升工作質效。設立黨員示范崗1個、劃分責任區6個,用好村規民約、紅黑榜等載體,開設村級積分超市,通過支部引領、黨員帶頭,引導群眾積極參與農村“五治”、人居環境整治等重點工作。立足“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基層治理機制。通過黨員亮身份,充分發揮“前哨”作用,真正將治理和服務“觸角”伸入群眾,強化網格化管理實效,提升群眾“三感”。今年以來,化解矛盾糾紛80余件,村域社會和諧穩定。
抓集體經濟,破發展增收之困。聚焦“找准一條路子”,該村理清發展思路,盤活集體資源,通過“1+1”發展方式,以龍溪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其他經營主體,村“兩委”干部帶頭入股,成立貴州興利農農業混合所有制公司,積極爭取鄉村振興銜接資金70萬元、救災資金28.95萬元,因地制宜發展蜂糖李120畝,搭建防雹網20畝,打造示范果園。建立1支社會化服務團隊,運用無人機為大戶、勞動力薄弱的散戶提供噴藥、施肥等社會化服務,在帶動群眾發展的同時,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目前,龍溪村村集體經營性收入26.22萬元。
抓督導考評,破規范提升之困。採取“鄉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定期調研指導、聯系村領導長期蹲點幫帶、其他班子成員不定期到村走訪督導、行業部門實時聯動跟蹤”的方式,幫助村“兩委”不斷理清思路,指導村黨組織書記抓好班子、帶好隊伍、推動工作。結合季度考核有關要求,用好考核指揮棒,從識別為后進村黨組織以來,龍溪村先后有3名村干部在季度考核中被評為“優秀”等次,干事創業熱情逐步提升,各項工作有序推進,村黨組織書記在全鄉“擂台比武”中位列第三名,“后進村”正在向著“后勁村”蝶變。(圖/ 謝成越)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