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縣桃子岩村:一村多業興 村民日子甜

村集體經濟產業單一、經營效益差、反哺能力弱,如何破解?近年來,銅仁市思南縣大河壩鎮桃子岩村在村黨支部引領下,依托資源稟賦,不等不靠,不斷強化產業支撐,因地制宜發展肉牛、雙高紅薯、牧草、烤煙、西瓜、茶葉等多種業態,集體經濟取得顯著成效,走上了鄉村振興之路。
桃子岩村鳥瞰圖。
集中流轉統一種
站在桃子岩村口眺望,目之所及皆是巍巍連綿的群山。桃子岩村海拔較高,山多坡陡,土地分散,屬典型邊遠山區鄉村,是大河壩鎮最后一個實現通村公路的村。曾經的桃子岩村是二類貧困村,當上村裡的支部書記,意味著張海二次創業的開始。
作為土生土長的桃子岩村人,張海對土地有著特殊的感情。“村裡土地分散,缺乏連片規模發展優勢,村民們對農業沒有感情,許多土地撂荒。”2021年,經村民集體推薦,具有多年沿海工廠管理經驗的張海放棄高薪,毅然加入“歸雁”群體,當上村黨支部書記,如何發展村裡的產業,張海一開始就打起了土地的主意。
“過去,村民土地承包無序流轉,價格低、時間短,農作物種植雜亂,不利於土地發揮效益。”一到任,張海就召開村協商議事會,組織村組干部上門入戶,征集村民意見建議,講明村集體經濟流轉經營與村民分散承包的利弊,引導村民們要改變觀念,將村裡撂荒土地流轉給集體集中管理、統一經營。
“先把‘大道理’講明白,再幫大伙兒算明收入賬。”桃子岩村土地流轉採取依法、有償、自願原則,對於確有顧慮、不想流轉的村民,村委會不會以任何名義強制流轉,既有效尊重了村民意願、維護了村民利益,又方便了家庭農場、農業生產大戶開展規模化、專業化經營。
“把撂荒地全部流轉給了合作社,不僅每年可以收一筆租金,我們還可以在村裡合作社上班。”50多歲的村民鄧興彩聊起土地流轉帶來的變化時,臉上滿是喜悅,她扳起手指算了算賬,在合作社機械割草每天收入150元,一年下來至少有2萬元多收入。
“土地流轉不僅盤活了撂荒地、零星地,實現土地由分散走向集中,而且優化了土地資源配置,喚醒了村集體的‘沉睡資產’”。目前,桃子岩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經營土地超過了400畝,新建設產業路4公裡,集中經營“轉活”了土地,“轉出”了鄉村好“豐”景。
村基礎設施建設。
多元發展促增收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村’滿園,村集體經濟發展產業不能照抄照搬,要因地制宜發展多元產業,以種植養殖齊發展模式帶動村民共富裕。”談起桃子岩村集體經濟發展,駐村第一書記毛天鵬坦言,桃子岩村集體經濟前期發展走了不少彎路。
耕地流轉后,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如何經營。“肉牛產業長期經濟效益優勢明顯,但行情一旦跌落村集體經濟則難以為繼,為什麼不發展多元產業?把雞蛋放在不同籃子裡,降低發展風險。”為破解村集體經濟原有肉牛單一產業發展收入渠道狹窄問題,張海有了新的見解。
“來錢快,用工量大是發展產業最優選。”張海笑稱。烤煙種植整個生產流程有大量的用工需求,產值回報率高,桃子岩村把眼光瞄准了烤煙種植,沒有資金,張海馬不停蹄聯系鎮農商行申請“煙葉貸”,向適宜區、集中成片區規模種植烤煙,當年煙葉種植產業就創收收入22萬。為使土地不荒廢,村裡又利用煙地肥源充足、病虫害少的優勢,發展煙糧輪作,一方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增加了經濟收入。
特色化種植,拓寬種植增收路。桃子岩村日照充足、沙地廣闊,是適宜種植西瓜的地區,桃子岩村歷來都有種植西瓜傳統,但由於種植技術落后,再加上夏季缺水嚴重,導致西瓜種植產量品質不高。張海與毛天鵬一合計,邀請鎮裡農技專家來村實地調研,指導村民進行科學規范化種植,從優選種子、定量播種,到移栽管理、田間追肥,桃子岩村西瓜品質得到大幅提升,一上市就深受市場追捧。
走過“試水”期,桃子岩村又開始發展雙高紅薯、茶葉、牧草……一村多業發展道路越走越順,村民們都在村合作社務工就業,集體經濟“家底”也越來越實。“村裡加大了肉牛產業的投入,持續改善養殖設施以及開展技術培訓,還建起了牧草加工廠,大大降低了養殖成本。”有了充足的資金,桃子岩村肉牛產業迎來了新的生機,養牛基地存欄突破80余頭。
“在全體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今年我們村產業發展獲得了大豐收。”面對筆者,張海如數家珍地談起了今年集體經濟的收益:“烤煙收入22萬元,西瓜收入8萬元,雙高紅薯收入9萬元,還有牧草……村民們腰包越來越鼓、日子越過越甜。”
鎮農技專家開展技術服務。
反哺惠民廣受益
干淨平整的村道,寬敞整潔的文娛廣場……說起村裡的變化,村民們連連點贊。
“村集體收入增加了,如何‘反哺’村民成了我們的心頭大事。”在張海看來,發展集體經濟的最終目的就是讓群眾受益,必須集中精力為村民辦好民生實事,讓集體資產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村裡利用村集體資金聘請了村民保潔員,常態化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工作,開展“美麗庭院”“清潔衛生家庭”評比,號召鄉賢人士集資安裝太陽能路燈80多盞,桃子岩村村庄環境大變樣。
“村裡對80歲以上的老人繳納醫療保險,還給老人們送各類實用的生活物資,讓我們感受到集體經濟帶給我們的實惠和好處,我們感到很幸福。”說起近年來村裡的惠民舉措,村民宋茂艷感激地說。今年桃子岩村兌現為高齡老人代繳醫療保險,不定期對困難兒童和老人開展志願服務,讓村民們享受集體經濟發展紅利。
為更好地讓村集體收益更好地用之於民,桃子岩村還將集體經濟部分收入用於低收入群眾扶助、移風易俗評優獎勵、村裡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在此基礎上,村裡還積極推進“文明積分”制度,創建“服務換積分、積分兌獎勵、獎勵促新風”活動,使移風易俗、勤勞致富、見賢思齊的文明新風深入人心、蔚然成風。
“繼續壯大集體經濟,加快發展好肉牛、雙高紅薯等特色優質產業,做強做大集體經濟總量,同時用好用活村集體經濟收益,為民辦實事、解難事、謀福祉,讓村民們共享村集體經濟發展豐碩成果。”張海說。(文/黎之義 圖/思南縣人民政府)
桃子岩村群眾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