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鎮市:“融”匯民情 “網”達民意

從公交車開通到龍鳳大橋維修,從噪音消除到小區廣場整改,再到污水管道煥新……今年以來,清鎮市積極踐行網上群眾路線,充分利用貴陽貴安融媒問政平台,“融”匯民情,“網”達民意,將800余件民生實事辦到了群眾的心坎上。
增設臨時站點方便轄區中鐵雲灣小區居民出行。
清鎮茶馬古鎮北區現已入住居民1200余戶,常住人口3000人左右。今年3月,有居民在融媒問政平台反映出行困難,希望開通常規公交。了解到市民需求后,清鎮市交通運輸局迅速行動,聯合交警、綜合執法局及公交公司現場調研,最終決定延長31路公交線路解決群眾的出行難。如今,該小區居民已享受到便捷的公交服務。
中鐵雲灣小區的居民在融媒問政平台戲稱自家門口的公交車為“退后一公裡”,因為6路公交車雖經過小區,卻未設站點。清鎮市交通局主動作為,經過調研后決定在中鐵雲灣設置臨時站點,並在上下班高峰期安排公交車繞行停留。這一舉措切實提升了居民的出行體驗,贏得了大家的廣泛贊譽。
龍鳳大橋的維修,也是清鎮市走好網上群眾路線的又一力証。這座橋連接著清鎮職教城時光校區和鄉愁校區,是清鎮城區往來站街、衛城等7個鄉鎮的主要道路,因車流量大,道路長期坑窪破損,市民反映強烈。經過貴陽日報傳媒集團“融媒問政面對面”欄目的持續追蹤和清鎮市政府的積極回應,龍鳳大橋的維修施工已於近日啟動。
龍鳳大橋維修施工現場。
此外,清鎮市還通過線上平台解決了多個民生問題。站街鎮商業街的樹線矛盾、天福名苑小區的污水溢流、東門橋河步道破損、安峽時代廣場電梯頻繁停電、麓湖宮地下停車場堆放建筑垃圾等問題,均在市民反映后得到了及時有效的處理。這些問題的解決不僅消除了安全隱患,還提升了市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
“群眾無小事,能辦馬上辦。”這是清鎮市融媒問政領導小組對入駐融媒問政平台機構的工作要求。自2020年5月以來,清鎮市已有50多家單位入駐融媒問政平台,共收到市民問題建議2783件,均已全部辦結。
工作中,清鎮市積極探索聽民聲、解民憂的工作機制,把焦點對准群眾“急難愁盼”,著力從全面的入駐覆蓋、嚴密的轉辦閉環、有力的監督問效三個方面入手,切實保障問政成效。在轉辦機制上,所有入駐單位均明確專人負責融媒問政工作,接上級平台轉件后,即接即辦,通常在1個工作日內受理,並根據問題建議類型在5至15個工作日內限時辦結回復,這些實實在在的民生舉措背后,是清鎮市對網上群眾路線的深刻領悟和堅定踐行。
“通過線上平台廣泛收集民意、線下迅速行動解決問題的方式,不僅提升了我們的城市治理效能,更贏得了廣大市民的信任和支持。”清鎮市融媒問政工作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清鎮市將繼續走好網上群眾路線,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讓城市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圖/文 龍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