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安:致富路串聯產業發展畫卷
在普安,一條致富路正煥發出蓬勃生機,它將產業發展與鄉村振興緊密相連,串聯起茶葉種植加工、箱包制造等產業環節,展現出從茶農勞作到企業發展的精彩畫卷。
交通改善促發展
貴州布依福娘茶業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是發展浪潮中的明星企業。11月的廠裡依舊繁忙,這裡以春茶綠茶聞名,兼制秋季紅茶。公司有近30名固定員工,高峰期還會靈活用工,1000多畝自有茶園多與茶農合作,今年產值約6000萬元。其產品暢銷國內多地,還在多地設有分支機構。公司通過訂單農業、殘疾人就業入股分紅和東西部協作資金債權投資等模式,帶動茶農、殘疾人、貧困戶和搬遷人員增收,是普安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的范例。普安縣百惠商貿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保貴回憶,2015年發展電商時,產品依賴外銷,局限性大,如今借助互聯網實現網上自銷,這多虧了交通改善。以前道路差,物流成本高,一單快遞費6元-8元,現在隻需兩三塊錢,成本降低讓產品價格更有優勢,形成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模式,農戶收入增加。曾經因高速路段不完善,快遞不願攬貨,茶山道路差,隻能用三輪車運輸,現在路通了,運輸便利且成本大幅降低。
茶農忙著採摘秋茶。
幸福生活新圖景
普安縣才華實業有限公司的岑秀滿臉洋溢著幸福,熱情地介紹著自己的工作:“我在細寨村箱包廠上班,每天早上8點准時到廠,我的活兒就是給皮包加裡袋。” 這家箱包廠待遇十分優厚,工資是按件計算,而且還有保底,這讓岑秀每個月都能有四五千元的收入。箱包廠已經營了11年之久,岑秀從建廠伊始就一直在這裡工作,這些年她的待遇也是逐年穩步提高。廠裡規模比較大,擁有兩三百名工人,除了她所在的車間,還有彩妝部、包裝部等其他部門。
普安才華實業公司員工岑秀忙碌著皮包裡袋加工。
公司董事長孔才講述了自己的創業歷程,1993年他前往東莞發展,經過10年的打拼,於2003年在廣東開廠。到了2013年,他選擇回到家鄉創業,其中家鄉交通變得便捷是促使他回鄉創業的重要因素。在過去,從家鄉去廣州需要耗費幾天幾夜的漫長時間,而現在交通改善后,僅僅十幾個小時就能到達。企業在近兩年的效益也相當不錯,外貿佔比從以前的90%降低到了60%,內銷佔比則提升到了40%,其產品主要銷往美國和歐洲市場。箱包廠包括總廠、西城區分廠、望謨縣分廠等,總廠有300多人,其他分廠各有100多人,有效地解決了周邊村民的就業問題。村民們騎著摩托車,隻需十多或二十公裡就能上下班,這極大地方便了他們照顧家人。
茶農的希望之光
茶農潘飛英深切地感受到了交通改善給自己帶來的好處。回憶起過去,每當採完茶后,都要背著茶葉去售賣。那是一段無比艱辛的歷程,而如今的變化讓她感慨萬千。
茶農潘飛英接受媒體採訪。
交通與普安茶葉發展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二者淵源深厚。普安茶葉產業在發展歷程中與道路條件緊密交織。普安縣茶葉發展中心主任谷中祥回憶道:“遙想當年,安吉考察團來到普安探尋適合種茶的地方時,這裡大部分地區還是荒山一片。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當時已有的道路在這個過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就像是一把鑰匙開啟了普安茶葉發展的希望之門。正因為有這些道路的存在,2000畝的白葉一號茶苗才能夠在這片土地上穩穩扎根,其中1500畝在屯上村落地生根、茁壯成長。隨著時間的推移,如今的普安交通變得越來越便利,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道路使得整個產業蓬勃發展,呈現出一片繁榮興旺的景象,處處都充滿了勃勃生機。”
繁忙的普安才華公司生產車間。
鋪就振興之路
普安縣縣委常委、副縣長付忠文介紹,普安“四好農村路”建設成績斐然。已累計建成農村公路2313.45公裡、“組組通”硬化路357公裡,公路通車總裡程達2426.4公裡,實現村村通瀝青(水泥)路、組組通硬化路,為經濟發展和居民出行筑牢根基。
過去茶園交通不便,如今柏油路和公路網絡日益完善,方便了居民出行,也為農產品運輸和企業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普安現有茶園18.3萬畝,其中投產13.1萬畝。道路條件的改善推動了茶產業升級,吸引企業投資,促進電商發展,提升了農產品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還推動了鄉村旅游發展。這不僅增加了茶農收入,創造了就業機會,為鄉村振興夯實經濟基礎,也促進了鄉村環境改善、民族融合以及人才技術引進。2023年,全縣干茶產量9500噸,綜合產值17.59億元,帶動1.8萬戶、7萬余人“因茶致富、因茶興業”。
普安縣電商基地。
付忠文表示,未來,普安縣將加大資金投入,爭取項目和資金支持,融合農村公路建設與鄉村發展項目﹔強化農村路網管養,優化農村物流網絡,統籌資源,構建完善配送體系,破解農特產品運輸和電商派送難題,向著鄉村振興美好未來邁進。(文/圖 銳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