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壩區:西洋菜直銷“粵港澳” 助力村民鼓起“錢袋子”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近年來,平壩區夏雲鎮江西村立足資源稟賦,用好壩區土地資源,探索發展產量高、效益好、帶動強的特色產業西洋菜。眼下,這裡種植的西洋菜喜獲豐收,直銷“粵港澳”,不僅實現企業發展,還帶動當地村民就地務工,成了村民增收的“致富菜”,助力村民鼓起“錢袋子”。
走進江西村西洋菜種植基地,放眼望去,連片的田地上綠油油的西洋菜長勢喜人,村民們正忙著採摘、打包、搬運、裝車,現場一派忙碌的採收景象。
“在這裡務工,摘散菜是一斤6角,摘扎把菜是一斤8角,每天要摘300多斤,手腳快的,一天要得100元到200元,頭天摘了第二天就發工錢。”務工群眾劉瑞菊說。
為了保証菜的品質,基地採摘的西洋菜,會及時經過裝車轉運到離基地不遠的冷庫。經過預制冷、加冰、打包、封裝,西洋菜第一時間被放入冷庫冷藏。
“我們有冷庫7間,主要冷藏西洋菜。為了保証採摘菜的品質,我們採來的西洋菜,一般冷藏不超過一天。我們會按照訂單,及時發往市場,讓消費者能及時吃到新鮮的蔬菜。”安順市平壩區寶基一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忠友說。
西洋菜,又叫豆瓣菜,是素炒、煮湯、下火鍋的絕佳食材。除此以外,西洋菜還可以抑制銅綠微囊藻的生長繁殖,具有淨化水質、優化土壤的功能。夏雲鎮江西村地勢平坦,氣候濕潤,充足的光照、豐富的水資源,為西洋菜的生長提供了優越的自然條件。
“我們種植的西洋菜,採摘期主要是從7月到12月中旬,我們種出來的西洋菜品質特別好,都是綠色食品,畝產達8000斤到10000斤。我們公司帶動農戶發展模式,實行訂單式種植,主要銷往粵、港、澳地區,深受消費者的青睞。”張忠友說。
西洋菜從小苗成長到採收,其生長周期快,15天左右就可以進行下一輪採摘,如同豌豆尖一樣,可以採摘多次,是一種經濟效益極好的農作物。同時,西洋菜種植還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從移栽、管理、採收等環節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有效帶動周邊村寨村民就近務工。
“我是江西村的,在西洋菜種植基地干了快5年了,我丈夫也在裡面搞搬運,我們的田地已經租給公司,每年的流轉費收入7000多元,兩個人在裡面干活,一個人一年有5萬多元,兩個人加起來約10萬元。”務工群眾黃恆美說。
2020年,安順市平壩區寶基一品有限公司在夏雲鎮江西村發展西洋菜產業,經過4年多的發展,種植面積達到650多畝。採訪當天,筆者在種植基地現場看到,來自廣東的客商在基地考察西洋菜種植情況。為了滿足“粵港澳”客商需求,搶佔旱地西洋菜銷售市場,公司改變以前育苗的方式,直接從廣東引進西洋菜小苗到基地移栽。每年3月中旬開始種植小苗,7月進入採摘期,可持續到12月。現在,公司正積極申報國家農業部綠色食品認証。
“今年我們的西洋菜已經採了10茬了,預計產量達到500萬斤左右,產值達2000萬余元。我們用工量最高的時候,基地高峰期用工可達100人以上,固定工人有30余人,每年預算發放工人工資300萬余元左右。我們會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明年我們會採取反租倒包模式,通過帶動農戶種植西洋菜,讓更多農戶鼓起‘錢袋子’,更好地服務於鄉村振興。”張忠友說。(張輝、張曉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