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區徐茜:從稅務干部到“徐媽媽” 14年公益之路微光成炬

“我不需要回報,隻教導孩子們在有能力的時候,能握緊接力棒去幫助別人。”提及幫助過的孩子,南明區稅務局新華稅務分局分局長徐茜一臉驕傲與期待。
1997年,21歲的徐茜考入貴陽市白雲區地方稅務局,當上了一名稅務干部。在這27年裡,徐茜走過了雲岩局、綜保局、市局等多個單位,干過稅政法規科、辦稅服務廳、社會保險費和非稅收入科等多個崗位,變的是工作崗位,不變的是助人為樂的公益之心。
本是一襲“稅務藍”,又披一身“志願紅”。熱愛公益,寫在徐茜堅毅果敢的眼神裡,留在與孩子14年如一日共度風風雨雨的腳印中,鐫刻進如初心寶貴的榮譽獎章裡。
徐茜前往貴定縣密納司小學捐贈愛心物資。
因緣巧合 踏入深山結善緣
“你可能沒見過那樣的泥巴路、茅草房,也難以想象7歲的孩子怎麼撐起一個家。”回憶起第一次見到留守兒童瑤瑤的情景,徐茜語氣哽咽。
瑤瑤是徐茜資助的第一個孩子。2010年春天,徐茜與朋友們去遵義市余慶縣大烏江鎮旅游,在前往涼風村水庫的路上,看到一個小女孩站在家門口,模樣乖巧,出於不忍,徐茜和朋友們上前搭話。一進家門,徐茜看到了滿牆的獎狀,磚頭和木板搭起來的床上,躺著88歲的爺爺和因做手術而殘疾不能自理的姐姐。
“我一定要幫她。”徐茜說,資助瑤瑤是一瞬間就出現的念頭,由於父親常年在外打工,7歲的瑤瑤還沒有灶台高,便承擔起照顧爺爺和姐姐的責任。
隨后徐茜和朋友們立即趕到瑤瑤就讀的大烏江小學,與瑤瑤的老師、班主任、校長溝通,在了解到學校和瑤瑤的情況后,徐茜資助了瑤瑤,朋友們資助了學校。
在資助瑤瑤后,徐茜不僅為瑤瑤提供基本的生活物資保障,還密切關注她的學習情況、心理狀況,曾自駕開車五個多小時去到孩子學校參加家長會、每逢節假日就把孩子接到家裡常住、手把手教她如何使用電器、如何用電腦手機查找學習資料、青春期女孩要注意什麼……
“我可以叫您媽媽嗎?”瑤瑤五年級時,這樣問過徐茜,而徐茜也給出了肯定回答。正是多年陪伴與關愛,讓徐茜和瑤瑤從“資助人與被資助人”逐漸變成了“媽媽和女兒”。
如今,瑤瑤已經成為一名大三的學生,會主動約同學一起學習,成績穩步提升的同時,還會關心“媽媽”的近況﹔逢年過節會親手包粽子送給徐茜﹔在母親節當天用手機錄音唱歌給徐茜聽……談及一直陪伴自己的“媽媽”,瑤瑤心生感激,從自卑到開朗,是“媽媽”教會了她愛與成長。
信念堅定 崇德向善不為名
徐茜與“徐媽媽愛心工作室”走進愛心家園兒童特殊教育康復訓練中心捐贈物資。
“用助學來筑夢,因筑夢而鑄人。”一個善舉,一個信念,轉眼已過14年,在徐茜的影響下,身邊朋友、同事也利用業余時間,進入到愛心資助的隊伍中。
2022年,貴州省慈善總會冠名基金設立協議簽訂,宣告“徐媽媽愛心基金”正式成立。依托該基金,徐茜在南明區稅務局黨委的幫助與支持下,專門設立了“徐媽媽愛心工作室”。
“工作室的志願者就是全局干部職工,大家都紛紛利用自己業余時間,盡自己的力量,為更多困境兒童、困難群體點亮希望之燈。”徐茜說,“徐媽媽愛心工作室”成立后,在公益這條路上,她不再只是一個人戰斗。
在一次工作走訪中,徐茜了解到南明區花果園的謝女士是因病致殘的特殊人群,曾被查出患有骨結核且眼睛幾乎失明,離異后獨自撫養12歲的女兒。徐茜和“徐媽媽愛心工作室”志願者主動聯系民政、殘聯等部門,為她認定身份,讓她享受到便捷的醫保服務,減輕繳費負擔。
今年,徐茜和“徐媽媽愛心工作室”志願者再次走進謝女士家中時,發現謝女士有了由內而外的轉變,笑容多了、更加健談了,眼睛恢復了感知光的能力,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以及骨結核也在治療中漸漸穩定下來。
“我們工作室第一次接觸到‘星星的孩子’,是在南明區愛心家園兒童特殊教育康復訓練中心。”徐茜說,在愛心家園二樓會議室的大屏幕上,播放著關愛“星星的孩子”的宣傳片。
“我隻想比我的小孩多活一天。”宣傳片裡的這句話讓徐茜深受震撼,在愛心家園趙新玲校長的影響下,“徐媽媽愛心工作室”把自閉症群體納入了資助范圍,為孩子們送去知識分類盒、識字安靜書、蘑菇釘玩具拼圖等教學用具和零食大禮包,愛心家園兒童特殊教育康復訓練中心也成了貴陽市稅務局和南明區稅務局的志願服務點,“徐媽媽愛心工作室”匯聚起稅務人的點滴愛心,用愛意融化孤獨,讓更多的人看到“星星的孩子”努力發出的光芒。
以愛為筆 描繪“稅”月志願紅
南明區稅務局黨委與“徐媽媽愛心基金”公益小隊一行為特殊人群送去溫暖。
8小時內徐茜是稅務人,8小時外她是“徐媽媽”。
工作27年來,徐茜多次被評為“先進個人”“辦稅服務標兵”“優秀公務員”“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等,她把這些榮譽轉化為激勵和鞭策,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
做公益的14年中,徐茜和“徐媽媽愛心工作室”的志願者足跡遍布貧困山區、兒童福利院、盲聾啞學校、基層社區、困難群眾家中,為困境兒童、自閉症群體、困難群體送去溫暖與信心。
“在工作中,徐局干練颯爽、勇於擔當,在生活中,‘徐媽媽’從不吝嗇自己的愛心與善意,用行動感染著身邊的人,帶動大家投身公益,傳遞正能量。”在同事眼中,她是認真負責的好領導,也是熱心助人的“徐媽媽”。
談及一路走來收獲的榮譽與遇到的困難,徐茜一笑而過,在她看來,做公益是一件小事,是黨員干部的分內事,微不足道,有家人、領導、同事、朋友的支持與陪伴,自己並非孤軍奮戰。
“我們全局稅務干部職工的力量仍然微弱,希望能通過我們點滴小事,帶動更多的社會力量加入‘徐媽媽愛心工作室’,帶動更多人向上向善,為更多有需要的人提供幫助。”徐茜表示,未來,她和“徐媽媽愛心工作室”志願者,將持續以愛為筆,以己所長,將公益事業進行到底。(圖/文 李黎明、陳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