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光彩事業畢節行︱赫章縣金銀山街道:幸福的話兒說不完
秋天的赫章,天高雲淡,舒爽宜人。
對於64歲的老人劉朝宣來說,比氣候更讓他滿意的,還有離家不遠的“歲月食堂”。
劉朝宣原本是赫章縣鬆林坡鄉倮住村村民,2020年通過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搬遷到金銀山街道銀山社區。
讓他滿意的“歲月食堂”就位於此。
“‘歲月食堂’是民盟省委聯引的老年助餐項目,成立於7月18日,8月10日開始運營。”金銀山街道黨建辦負責人陸幗介紹,“歲月食堂”的服務對象為60歲及以上的低收入群體,食堂每天提供的中餐標准是9元,這些老年人過來用餐每餐僅需花費3元,剩余6元由中央財政項目資金支持。
“食堂的飯菜有葷有素,花3元就能吃一頓,太劃算了。”劉朝宣忍不住感嘆。
在此之前,劉朝宣的子女白天要上班,他上了年紀手腳不便,午餐經常隨便“糊弄”。如今有了“歲月食堂”,他的飲食逐漸規律了起來。
“歲月食堂”運營一個多月來,金銀山街道已有170多位老人解決了午餐就餐難題,不僅為他們的家庭減輕了照護負擔,還增進了社區凝聚力。
不止“歲月食堂”。為讓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針對搬遷點一老一小重點人群,在統一戰線的傾力幫助下,金銀山街道著力打造了少兒活動中心和老年活動中心等社區公共服務配套設施。
走進金銀山少兒活動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滿牆的圖書。這些圖書將幾個與屋頂齊平的原木色大書架裝得滿滿當當,書櫃的中央寫著這樣的數據——
台盟浙江省委捐贈2000冊﹔
台盟廣州市委捐贈1000冊﹔
共青團赫章縣委捐贈3000冊……
“目前,我們的藏書已經達到了1.5萬多冊,是貴州省目前藏書最多的社區圖書館,並且我們的藏書均來自社會各界的捐贈。”金銀山街道少兒活動中心負責人張雪君告訴筆者,為營造更好的閱讀氛圍,培養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他們還經常在這個區域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
開展讀書活動僅僅是這個活動中心的功能之一。在這裡,安置點的少年兒童還能得到課外輔導、藝術教育、成長陪伴、心理疏導、社區融入等服務。
這座全免費、公益性的綜合性場館佔地580平方米,由全體台盟人捐資105萬元援建,旨在解決安置點少年兒童課后無人陪護、看管、學業無人輔導等痛點問題。
走進金銀山老年活動中心,朴素簡約、田園禪意的中式美學設計風格讓人耳目一新,健康養生、文化培訓等元素豐富了活動中心的內涵。
“這座老年活動中心由中央統戰部捐建,又名‘光彩生活空間’,主要為社區老年群體等提供日間照料、文體娛樂、醫療保健等服務,同時引導其創造價值,提升搬遷老年群眾的社會交往和社區融入能力。”陸幗告訴筆者。
這裡是吉正學最愛來的地方,摸一摸老物件、看一看文創作品、和老朋友喝茶聊天……老年生活便不再枯燥。今年78歲的吉正學是一名退伍軍人,從古達鄉搬遷過來后,他就長期主動參與社區志願服務。“得到了各界的幫助,我也想為社區貢獻一份力量。”他說。
除了一老一少,在這裡,年輕人也有自己的去處。
走進“光彩車間”,縫紉機此起彼伏的“噠噠”聲由遠及近傳來,車間內工人們正埋頭工作,現場一派熱鬧景象。
這是一家由中央統戰部引進的企業在金銀山街道成立的服飾公司,100多名年輕人在這裡實現就業。
25歲的吳暢是從鬆林鄉官寨村搬遷過來的村民,在這裡上班已經兩年,主要負責給衣服上拉鏈,手腳麻利的她工資穩定在3000元左右。
“工資算不上高,但離家近,花銷少,每個月也能存下不少,比在外面打工強。”吳暢說。
該公司成立以來,每年創造勞務收入超300萬元。
作為以“地域+領域”幫扶模式,打造的“同心家園”示范點,金銀山街道以群眾實實在在的幸福訴說著統一戰線上下同心、盡銳出戰的累累碩果。(圖/文 馬紅梅、汪瑞梁、楊錦燾)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