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鎮:非遺瓜燈雕刻進校園

“今天在非遺瓜燈雕刻的課程上,我可是大開眼界啦!不僅學習到了瓜燈雕刻的一些畫法和工具的使用技巧,也讓我對這項非遺產生了更濃厚的興趣。”近日,在清鎮市時光實驗學校,五年級學生李夢依臉上洋溢著笑容,迫不及待地分享著自己在非遺瓜燈雕刻課上的收獲。
培訓現場。沈建華攝
在時光實驗學校美術室,孩子們懷揣著對瓜燈雕刻的好奇與憧憬,在了解基本知識和技巧后,便迫不及待地開始了動手創作。他們興高採烈地挑選著自己心儀的南瓜,並在南瓜上描繪可愛的小動物、美麗的花朵、有趣的卡通人物等圖案。在非遺傳承人的悉心指導下,他們小心翼翼地拿起雕刻工具,一番“刻、鏤、刮、挑”后,一件件形態各異的瓜燈作品便呈現在大家面前。
黃國林指導學生繪制圖案。沈建華攝
“這次活動真是太有意義了!它讓學生們有機會近距離接觸非遺瓜燈雕刻,親身體驗這份獨特的文化魅力,進一步激發了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和熱愛。”清鎮市時光實驗學校體衛藝主任王開嬛表示,學校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加強非遺傳統文化教育,讓更多的學生了解、喜愛並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黃國林給學生示范怎麼雕刻。沈建華攝
據了解,清鎮中秋瓜燈雕刻起源於明代洪武年間,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2009年9月清鎮瓜燈雕刻被列入貴州省貴陽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5年6月被列入貴州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了傳承好這份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讓學生們親身感受清鎮獨有的民俗活動的魅力,9月2日至9月9日,清鎮市文體廣電旅游局與教育局聯合組織貴州省瓜燈雕刻非物質文化遺產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黃國林、貴陽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黃明雲、清鎮市美術家協會瓜燈雕刻委員會主任鄒明權,到清鎮市紅楓第一小學、廣大實驗學校、時光實驗學校等11所學校陸續開展2024年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清鎮瓜燈節代表性傳承人進校園培訓活動。
清鎮市時光實驗學校學生在南瓜上繪圖。沈建華攝
“我們進校園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讓孩子們了解瓜燈雕刻非遺的來龍去脈,讓他們知道清鎮瓜燈雕刻的歷史淵源,明白每年中秋除了品嘗月餅的香甜,還有玩瓜燈這一富有民俗特色的習俗。”黃明雲說。(沈建華、陳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