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甸:電商賦能農業發展 讓農特產品暢銷全國

近年來,羅甸縣依托氣候資源優勢,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引導和帶動群眾發展種植臍橙、火龍果、楊梅、蜂糖李等產業,並通過採取示范帶動、提質增效、電商+農特產品融合發展等措施,不僅讓果園實現了提質增效,也實現了銷售量和價格雙提升。
這幾天,在羅甸縣農產銷售服務公司,消費者每天通過抖音平台成交訂單數就達到了近4000單,成交金額達7萬元左右。
羅甸縣龍坪鎮板庚村火龍果基地。
“我們借助省級搭建的‘貴薈館’省外倉渠道,加大對羅甸縣優質特色產品宣傳、推介和銷售,提升消費群體知曉率。”羅甸縣電子商務服務中心負責人羅力瑋介紹,為更好地打造羅甸水果品牌,羅甸縣加強引導縣域省級直播電商示范基地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大力開展直播帶貨、主播培育、電商培訓等工作,助力羅甸縣農產品銷往省外市場。
除此之外,作為傳統農業大縣,為拓寬果農銷售渠道,羅甸通過科技賦能、改進良種良法,在提升水果品質的同時,通過舉辦蜂糖李、楊梅、火龍果、臍橙採摘節,直播帶貨等方式,進一步提高知名度和推進品牌化打造,讓羅甸水果暢銷全國各地。
羅甸縣第四屆楊梅採摘節。
“我們通過合理整形修剪、科學肥水管理、綠色防控病虫害等措施讓果園提質增效,大大提高了羅甸水果的品質。”羅甸縣果業產業化發展中心主任奉皇書介紹,近年來,羅甸水果在品質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羅甸火龍果、臍橙、蜂糖李先后被納入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產品深受消費者喜愛,銷售量和價格也實現了雙提升。
羅甸縣龍坪鎮板庚村村民陳乾坤種植的100畝蜜寶火龍果,通過改良品種、綠肥種植、夜間補光等措施,今年預計產量可達45萬斤以上,其中70%主要通過電商銷往貴陽、北京、上海、廣東等省內外。
正在打包火龍果。
“這幾天火龍果又上市了,我們正在抓緊採收,產量可達上萬斤。”陳乾坤告訴筆者,他們通過線上線下銷售,主要銷往貴陽、北上廣一帶。
近年來,羅甸縣將臍橙、火龍果、楊梅、蜂糖李作為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來打造,積極出台系列惠農政策,鼓勵支持群眾積極參與發展種植。同時,安排300多名農技人員包保到村,強化技術指導,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同時,也為鄉村振興走出了一條助農增收的“致富路”。
沫陽鎮沫陽村火龍果基地。
截至目前,全縣火龍果、臍橙、蜂糖李、楊梅種植面積達11.1萬畝,預計產值達8.6億元以上。(圖/文 王曉智、黃呈慧、彭天宇、梁超、張茂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