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鎮:推進生活垃圾分類 促進綠色低碳發展

日前,在第二屆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周期間,2024年貴州省城市生活垃圾“分類達人說”演講比賽舉行,來自清鎮市的“達人”用生動而富有感染力的語言,講解了垃圾分類對於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向外界展示了清鎮市在垃圾分類教育方面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最終斬獲全省第一名,即將代表貴州參加全國總決賽。
自2022年10月以來,清鎮市按照省委、省政府,貴陽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聚焦“源頭分類、垃圾投放、收集收運、初次處理、終端處置”五個關鍵環節,圍繞“設施全覆蓋、快收快運全覆蓋、宣傳發動全覆蓋、項目建設全推進”的工作目標,全力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目前已初步建立全過程體制機制,形成全社會參與的格局,構建起全鏈條管理模式,垃圾分類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美麗鄉村畫卷。沈建華攝
完善配套設施 踐行綠色理念
走進清鎮市青龍山街道湖城社區彤馨洲小區,干淨整潔是這個小區留給人的第一印象,與曾經亂堆亂放的小區舊貌形成鮮明對比。
湖城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朱福敏介紹,為了做好垃圾分類工作,社區實行“兩員一書記”(保潔員、網格員、社區書記)制度,壓緊壓實責任,引導居民干濕分離、干濕投放。目前,彤馨洲小區已成為清鎮市垃圾分類的示范點。
完善的配套設施是做好垃圾分類的關鍵一環。為了配合垃圾分類工作,彤馨洲小區物業公司投入3萬余元,在每一層樓道口設置干、濕垃圾桶並張貼投放指南,方便居民做好垃圾分類。目前,該小區已配備778個垃圾桶,實現樓層全覆蓋。
同時,小區內還設有1個垃圾二次分類收集收運點,確保垃圾快收快運。該收集收運點設置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其他垃圾四個區域。其中,有害垃圾設置專鎖管理,明確專人負責﹔可回收物則由保潔員自行分類回收,每月為小區保潔員增收約500元,進一步激發了保潔員的積極性。
“彤馨洲小區垃圾分類工作做好后,有效帶動了其他小區的垃圾分類工作。”朱福敏說,其他小區剛開始推廣垃圾分類時,居民有抵觸情緒,但通過開壩壩會並帶領大家參觀彤馨洲小區后,得到居民的支持和響應。如今,湖城社區管轄的小區已基本配備齊全垃圾分類設施,環境衛生水平得到顯著提升,綠色發展理念得到進一步加強。
湖城社區彤馨洲小區生活垃圾收集點。沈建華攝
為強化設施建設、打好垃圾分類基礎,清鎮市已投入14219組垃圾桶,並在居民小區修建收集收運點,配置垃圾分類桶、清洗設備、稱重設施等設施設備。目前,76個小區的垃圾收集收運點已建成投用。
除配齊垃圾分類設施設備外,清鎮市還著力推進城鄉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置,在提升環境質量的同時,探索綠色發展新模式。如建設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總投資6.5億元,設計日焚燒生活垃圾1000噸,年處理垃圾量最高可達36.5萬噸。
該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已建成投用。截至目前,垃圾進場量達11.81萬噸,上網電量4327萬千瓦時,平均每噸垃圾發電500千瓦時。
同時,清鎮市以節約型機關建設為主線,推進節能減排降耗工作,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監督干部職工落實“光盤行動”等一系列措施得到落實,公共機構能耗總量、單位建筑面積能耗、人均綜合能耗等指標均呈逐年下降趨勢,綠色低碳發展效果顯著。
紅楓湖鎮右二村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活動。張江隆攝
強化黨建引領 建強志願隊伍
從清鎮市區驅車約13公裡,便抵達紅楓湖鎮右七村。步入這個被紅楓湖美景環抱的村庄,隻見田間水稻搖曳生姿,村庄道路干淨整潔。
在右七村黨群服務中心附近,有一個引人注目的“右七村生活垃圾分類投放點”。這裡設置了4個不同顏色的垃圾桶,分別對應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每個垃圾桶的上方都配有詳細的分類指引和圖片標識,引導村民精准投放垃圾。目前,“右七村生活垃圾分類投放點”已覆蓋全村。
右七村的垃圾分類工作之所以做得出色,得益於通過黨建引領,打造了一支支特色志願服務隊伍。這些隊伍包括退伍軍人突擊隊、黨員先鋒隊、巾幗志願隊,他們已成為村裡做好垃圾分類工作的中堅力量。
張娜是黨員先鋒隊和巾幗志願隊的雙重隊員。近三年來,她始終帶頭打掃衛生、分類垃圾,利用清鎮市“相約星期三”活動等契機,每周至少參加一次清潔活動。
張娜說,自己特別關注那些平時不太注重衛生的家庭,會到他們的房前屋后打掃,用實際行動當好示范。之前,她為一戶不注重衛生的家庭連續3次打掃院壩,第4次時,該戶村民覺得不好意思,主動拿著掃把參與打掃。
右七村環衛工人正在維護路面衛生。沈建華攝
“以前,村裡到處是白色垃圾,更不用說垃圾分類了。現在,大家都學會了垃圾分類,打掃衛生的積極性也很高,家家戶戶的房前屋后都很干淨,變化很大。”張娜說。
此外,右七村還通過黨建引領打造了“五金”志願服務隊,其中的“金掃帚”志願服務隊要到村寨和湖邊開展撿拾白色垃圾、清除野廣告、節水護水等活動。保潔員葉廷蘭是“金掃帚”志願服務隊的一員,她每天都會穿梭在村道上,拔草、掃地。
右七村村委會文書劉江表示,志願者們不僅帶頭打撈湖邊垃圾、清掃臟亂差區域,還從源頭做好垃圾分類工作,帶動村民參與進來,共同維護村子的環境衛生。
通過建強以黨員隊伍為首的多支特色志願服務隊伍、引導村民養成良好的垃圾分類習慣,與三年前相比,右七村的面貌煥然一新,成為一個宜居宜游的美麗家園,“全國文明村”的牌子越擦越亮。
為了強化垃圾分類工作,清鎮市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組建工作指揮部,明確各部門、各單位的職責分工,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級黨組織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組織黨員深入學習生活垃圾分類相關文件及知識,深刻領會垃圾分類對改善生態環境、推動綠色發展的重要意義﹔黨員干部以身作則,帶頭踐行垃圾分類,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應。
位於清鎮市站街鎮林歹村的清鎮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代勝強攝
加強宣傳引導 共建美麗湖城
“小朋友,你們知道什麼是垃圾分類嗎?我們為什麼要進行垃圾分類?垃圾分類對我們的環境有多大影響?”8月18日上午,在紅楓湖鎮右二村,一場以“垃圾分類·從我做起”為主題的宣傳活動上,宣傳人員韓琳通過趣味游戲,正與青少年兒童互動。
趣味游戲結束后,工作人員帶領孩子們手持垃圾袋和夾子,對周邊區域的垃圾進行撿拾與分類處理,讓孩子們體驗垃圾分類的操作步驟,加深對垃圾分類重要性的認識,從小樹立起環保責任意識,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
為加強垃圾分類宣傳力度,清鎮市積極統籌線上線下資源,整合各街道、各部門力量,採取入戶宣傳、網絡宣傳、集中宣傳等多樣化宣傳方式,倡導綠色生活方式,普及生活垃圾分類常識。
站街鎮聯合楓漁社區,將手工創意與垃圾分類結合起來,開展“超輕黏土DIY,垃圾分類‘藝’起來”宣傳活動,既為易地扶貧搬遷點的青少年增加了暑假樂趣,又進一步提高了青少年的垃圾分類意識。
清鎮市婦聯組織黨員巾幗志願服務隊,開展“垃圾分類進家”主題宣傳活動。10余名黨員巾幗志願服務者走進村民家中,講解垃圾的種類、垃圾分類技巧等知識,還手把手教村民進行垃圾分類。
清鎮市中小學及幼兒園通過發出倡議書、開展趣味活動、組織演講比賽等形式,倡導學生成為垃圾分類的踐行者,以期實現“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美化一個社區”的目的。
……
此外,清鎮市還通過在公共機構、社區、學校、醫院、公園、景區景點、企業等場所開展垃圾分類培訓活動,利用媒體平台發布垃圾分類相關信息和政策解讀,組織志願者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活動等多種方式,有效提高了各領域各群體對垃圾分類的認識和重視程度。
下一步,清鎮市將開展社區書記、熱心市民、物業人員、分類講師、公益志願者等“五類”人員的評選活動,充分發揮身邊榜樣力量,引導更多人加入到垃圾分類的行列中來,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共建更加靚麗的美麗湖城。(黃菊、劉麟、沈建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