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老巷子換新模樣 居民生活“有裡有面”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背街小巷如毛細血管般延伸到城市的各個角落,是距離老百姓生活最近的地方,近年來,金沙縣不斷開展背街小巷提質改造工程,對群眾關注的道路、路燈、線路、活動場地等問題進行綜合整治提升,為市民創造更舒適宜居的生活環境,提升城市文明形象,提高其功能品質。
鋪了瀝青的巷道。
背街小巷曹家灣巷位於金沙縣鼓場街道紅岩社區,由於房子修建得早,橫七豎八比較凌亂,復雜的構造讓群眾笑稱為“迷宮”,陳舊的排污溝管,夏天臭味彌漫,雨天污水四處流淌,電線、網線等各種線密密麻麻織成了“蜘蛛網”。
“曹家灣巷進行了提質改造后,在巷道寬的地方鋪成了瀝青,窄的地方鋪成了地磚,也安裝了新的排污管道,同時還增設了消防設施,電線也歸攏了,所有的牆統一漆成了同一個顏色。同時,我們在比較空曠的地方建了兩個文化廣場,為老百姓們安裝了路燈、健身器材等,把金沙的特色體現在文化牆上,老百姓們對此都比較滿意。”紅岩社區黨總支書記萬光會告訴筆者。
社區文化牆和健身器材。
傍晚時分,不少老人和孩子陸續來到廣場,大家悠閑地聊著家常、玩著游戲,享受愜意時光,歡聲笑語不時傳出。
“項目改造后,風景、衛生條件各樣都好多了,還給我們種了許多花草樹木,我們老年人也有了談心嘮家常的地方,燈光又好,社會治安也好,我們覺得很高興。”居民張地文說道。
在廣場上玩耍的小朋友王明熹說:“修了這個小廣場后,我每次做完作業都會來這裡玩,這裡全是小朋友,我們還可以在這裡運動跑步。”
社區文化牆。
據了解,由於每天在廣場上玩的居民較多,隨時會被弄臟。針對兩個文化廣場,社區安排了兩位公益性崗位的清潔員專職負責打掃,保証每天都干干淨淨、整整齊齊。同時社區還利用小廣場開展院壩會,充分發揮場地作用,提高基層治理能力。
“通過改造,確實增加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和滿意度。”萬光會感慨地說。如今,硬件設施的提升改善成功轉變為群眾生活質量的提高,大家出行更加便捷,生活環境更加舒適,幸福感和滿意度也大幅提升。(圖/文 楊洋、吳加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