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雲岩區:因地制宜盤活資源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2024年09月06日14:49 |
小字號

近年來,雲岩區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農村居民逐漸融入城市生活。但仍有一部分村民屬於失地農民,如何提高這部分村民的收入,實現增收致富?雲岩區通過發展和壯大村集體經濟,爭取為村民找到一條良策。

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100%的雲岩區積極響應號召,按照省市相關工作指導要求,先后制定並實施了《雲岩區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施方案》《雲岩區探索推進村集體經濟“1+1”發展方式的實施方案》《雲岩區推進村集體經濟“1+1”發展工作機制》《雲岩區村級集體資金管理及使用指導意見(試行)》,綜合研判分析全區19個村黨組織建設、集體經濟發展現狀、資源資產等實際情況,積極深入探索,將楊惠街道大凹村、黔靈鎮改茶村打造成村集體經濟“1+1”發展模式實踐村。

楊惠街道大凹村作為雲岩區首個村集體經濟“1+1”發展方式市級示范點,以村集體經濟為基礎,在完成村集體資源、資產評估登記的前提下,通過股權量化、資產登記等工作,健全完善村集體經濟組織聯結發展能力。採取“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N”的發展方式,以農村集體資金、資產和資源作為股本,吸納本村村民股本,以及生產經營企業、其他社會組織等社會股本,共同組建市場化股份制公司合股經營。強化主體聯結、整合資源要素、共享資源優勢,拓寬發展路徑,進一步增強村集體經濟發展活力。

“我們村地理位置特殊,位於雲岩區西南部,毗鄰觀山湖區和花溪區,面積5.7平方公裡,轄七個村民小組,總人口9382人,其中戶籍人口4036、佔43.02%,村集體經濟成員數3712人﹔村裡的主要業態為物流園,也是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性收入的主要來源與穩定收入。”談及村集體經濟“1+1”發展方式在大凹村的推進情況,該村黨總支書記楊波打開了話匣子。他告訴筆者,為讓全村經濟發展結構更加多元、村民生活更加美好,大凹村必須在探索推進村級集體經濟“1+1”發展方式上闖新路。

“我結婚后就在大凹村定居了,已經住了20多年了。以前我們家靠土地種植一些蔬菜、水果來補貼家用,自從土地征收后,我們就靠打臨時工來掙錢。”村民李書凱告訴筆者,推進村集體經濟“1+1”發展方式對於老百姓來說是個好政策。當村民聽說由村集體經濟組織帶動村民增收致富時,大家都十分高興,也都很支持,試點成功后對於全村百姓來說是個長期的好事。

如何讓村民的“錢袋子”鼓起來?規范組建混合所有制公司、完善內部運營是第一步,也是關鍵一步。2023年3月7日,貴陽雲岩大凹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正式取得營業執照,從運營管理出發帶動村民蹚出“致富路”。

2023年3月7日,雲岩區楊惠街道大凹村黨總支部書記楊波在區政務服務中心領取貴陽雲岩大凹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營業執照。

2023年3月7日,雲岩區楊惠街道大凹村黨總支書記楊波在區政務服務中心領取貴陽雲岩大凹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營業執照。

以“五個一”行動為總攬,深入實施“筑固工程”,在雲岩區委組織部的指導下,大凹村明確村黨總支書記作為混合所有制公司董事長,將公司黨組織職能專章寫入公司章程,突出村黨組織統領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的組織保障和核心作用。

楊波介紹,“我們全面盤點大凹村現有閑置資源和可開發、可實施項目,按照‘著眼當前、近期打算、中期考慮、遠景展望’為大凹村量身打造公司后續發展路徑。按照‘成熟一項、發展一項’的原則,開展招商引資,與村域內外家庭農場、國有企業、省農業科學院等洽談對接,有針對性地吸納社會資本,制定項目發展規劃、項目實施方案,推進項目建設。”

大凹村立足貴陽貴安“一核三中心多組團”戰略全局,利用大凹村位於貴陽市“三橫六縱三環多聯”城市骨架路網第一橫線、第二縱線、第三環線的交界中心優勢,擬打造二級農貿批發市場﹔利用轄區白岩河2.5km流域的優勢資源,打造星空露營、特色民宿、峽谷暢游等特色現代“農文旅”項目﹔加快推進幼兒園、中小學選址,配套建設農貿市場、停車場、綜合文化中心等村級綜合體建設﹔整合轄區大型物流園,集中打造200畝以上的現代大型物流園區。

此外,大凹村還將依托轄區項目開發建設,通過勞務分包等形式,整合勞動力資源,承接勞務作業、道路養護、綠化管護、建筑施工、基礎設施建設等業務,以及與社區合作發展物業,建設交易市場、農家樂經營點、車庫泊位等,為村民提供創業機會和就業崗位。

另一邊,在黔靈鎮改茶村3組、12組片區的后壩工業小區1、2號路前,1號路上排列整齊的門面取代了以前雜亂無章的游攤,原本擁堵的2號路行車道也規劃了路邊停車區,變得整潔有序。

后壩工業小區1號路。

后壩工業小區1號路。

“以前的后壩工業小區1、2號路交通擁堵、魚龍混雜,現在經過治理后大變樣了。”“是啊,以前開車到家門口,至少需要半個小時以上,現在通暢了,節省了不少時間。”走訪中,談起雲岩區改茶村后壩工業小區周邊道路的變化,村民們都很認可。而這些改變,都得益於改茶村積極探索的村集體經濟“1+1+N”新模式。

在工作中,改茶村通過村企共建、村民共建等方式進行組合,最終形成村集體經濟“1+1+N”模式,不僅盤活了轄區閑置資源,為村委會、村民和企業帶來了看得見的收益,也解決了改茶村部分的就業問題,可謂是一舉三得。

改茶村從后壩工業小區1號路著手,通過以村委會與企業共同運營的模式,將1號路的門面租賃給個人。再由村民自發集資成為股民,採取村委會與股民共同運營的方式,將2號路的停車區進行規劃,並按照月租和臨停的方式進行租賃。目前,后壩工業小區1號路的35個門面已經全部租出,路邊游攤治理也成效顯著,車輛亂停亂放的情況得到改善,村容村貌得到提升。

在黔靈鎮黔靈村,市北路上的杰筑新能源充電站是雲岩區首個村企合作共建項目,佔地面積3300多平方米,於2022年5月開始動工,10月底正式進行試運營。6米長的頂棚、干淨寬敞的場地、便捷的餐食供應、供車主放鬆休閑的大屏幕等硬件配套設施及服務讓人眼前一亮,不少車主專門到這裡來充電。

貴州杰筑新能源充電站。

貴州杰筑新能源充電站。

該充電站的“前身”是一處閑置土地,為將土地有效利用起來,將其折股量化,助力發展村集體經濟,經多方對接,選定貴州杰筑置業有限公司為合作伙伴,聯合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站(其中村集體經濟佔股20%),實現了盤活村內土地資源、幫助企業蓄能發展、村集體良性增收、地方穩定增稅、群眾持續增收的多方共贏目標效果。

如今,在雲岩,村集體經濟的“蛋糕”有望越做越大,村民的“錢袋子”有望越來越鼓,村民的“致富路”有望越走越順。

接下來,雲岩區將積極組織各村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立足於理論融合實踐,緊扣“賺、管、用”,充分考慮產業跨界融合和空間跨界融合,結合實際情況選擇產業發展,結合“1+1”,拓寬發展路徑,抓好村集體經濟發展穩步增加村集體收入。(文/圖 趙倩倩)

(責編:李永馨、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