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新聞頭條

貴州大方縣選調生劉杰在果木村發展中藥材種植——

“努力嘗試,種好這塊試驗田”(干部狀態新觀察·選調生在基層)

本報記者 蘇 濱
2024年08月19日08:1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忙碌了一天,帶著滿身疲憊回到住處,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理化鄉果木村黨支部書記助理劉杰坐在凳子上稍作休整。隨后,他打開電腦,查看中藥材前胡價格:鮮品7元一斤,干品25元一斤。符合自己的預期,他心裡一下子踏實了。

劉杰是大方縣人,從小在農村長大。他大學畢業后通過了選調生考試,2022年3月來到大方縣委辦工作。一年之后,劉杰被安排到理化鄉果木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助理。劉杰坦言:“壓力當然有,只是沒料到會這麼大!”

果木村的主導產業是辣椒,但要持續發展,還能種啥?這些年,村裡一直在探索。劉杰來到村裡后,也幫著問政策、找思路。

“聽說魔芋行情好、產量大、效益高,干脆咱們也種,之前村裡也有人種過魔芋。”到村半年后,劉杰參加了畢節市委組織部組織的人才培訓,系統學習鄉村產業發展等內容,還同一批農業龍頭企業取得了聯系,種魔芋的想法就是從他們那裡得來的。

“魔芋可以種,但易染病,風險大。發展產業得扎實調研,你再問問村民,看看大家心裡怎麼想的?”果木村黨支部書記郗開平說。這番話點醒了劉杰,他走訪全村種過魔芋的村民,又咨詢了幾家企業。

果木村不少村民種過魔芋。葉片大、顏色亮,起初長勢喜人。“沒想到長著長著,葉子有些發黃發黑,像浸了油一樣,沿著葉脈向周邊擴散。如果清園不徹底,會導致土壤帶菌,一旦種植下一茬,減產沒法避免。”隨著了解逐漸深入,劉杰打消了規模化種植魔芋的念頭。

劉杰咨詢縣農業農村局、縣鄉村振興局等部門的干部,將目光鎖定在中草藥種植上。“在產業選取上,要充分考慮市場、技術、土壤、管理等一系列要素,走一條多元化的農村產業發展之路。”劉杰專門研究各類中藥市場走向,經過綜合考慮,選擇種植前胡。

成功的概率大不大,萬一失敗了呢?面對大家的疑問,劉杰滿懷信心的同時,更多了份平常心。“果木村山多林密,有不少野生前胡,縣裡的農業專家也來看過,這裡的土壤、海拔和氣候比較適合前胡生長。可以小規模試種,嘗試一下新的發展模式。”

第二天,村兩委開會討論。聽完劉杰的介紹,大伙兒眼前一亮,舉手贊成。考慮到劉杰沒有種植經驗,郗開平給他支招:村委會副主任羅榮芳種過一段時間的前胡,有經驗,可以去問問。

誰來種、怎麼種?這次,劉杰沒著急。他跟郗開平建議:“我先種一塊試驗田。”郗開平說:“打個樣!我全力支持。”在村民看來,借助這塊試驗田,可以看一下前胡的發展情況。

試驗田種多大?劉杰有自己的考量:第一次種地,面積太大,管理起來吃力﹔面積太小,形成不了規模,缺少借鑒意義。統籌考慮之后下定主意,村裡決定先種10畝。

劉杰通過村合作社流轉土地,對10畝試驗田連片種植。兩天時間,10畝土地順利流轉。郗開平帶領黨員平整土地,搶抓種植時間。劉杰主動聯系企業購買種子。試驗田如期完成播種。

“除草和施肥是兩個關鍵環節,除草一年要3到4次,施肥既要看天氣,還得考慮密集程度。”試驗田一開始,羅榮芳也操心起來。“學歸學,真干起來,面對一個個具體情況,心裡難免沒底!”劉杰說。

前胡要長到幾厘米才能除草?有些區域長得高,有些區域長得矮,要不要一起除草?打藥還是人工?……種起地來,每個細節都需要妥善處理。試驗田第一次除草時,需要找村民出工。郗開平和劉杰一合計,拿起手機,挨個給村民打電話,當天就確定了30人的用工名單。

很多村民正好來看看,試驗田要怎麼種?第二天,劉杰跟村民一同下地。看到大伙兒嫻熟的動作,他十分佩服:“這地裡的門道,我得跟大家好好學。”

在田間地頭,劉杰也把自己掌握的情況與村民進行了溝通:“種之前,銷路也有譜了!”前期調研發現,前胡平均畝產1000斤鮮品,試驗田總產量不算太大,周邊鄉鎮有專門收購的,企業也有需求,兩條渠道已聯系好。目前,村民趙國興拿出兩畝地跟著試種,10余戶村民也開始種起前胡,全村種植規模超過20畝。

實際上,劉杰解決銷路的嘗試,並不只是為了前胡。一年多的基層鍛煉,讓他對農村產業發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我們可以先試驗,搞小規模種植,同時拓寬農產品的銷路,村民才更有信心和干勁,規模才能合理有序地擴大,鄉村產業發展就有了動力。”

除村兩委的幫助外,大方縣委辦給予經費支持,幫助劉杰開展工作,同時協調農業農村部門,做好相關工作的指導。劉杰說:“我會珍惜在基層的鍛煉機會,安下心來,努力嘗試,種好這塊試驗田。”

兩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果木村裡,種下的前胡已經抽芽吐綠。談到村裡對自己的支持,劉杰心懷感激:“我要為村民多做一點事,才能不辜負大家的信任。”

原刊於《 人民日報 》( 2024年08月19日 第 10 版)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