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市口腔醫院:以病人為中心 提升醫院“溫度”

“媽媽,這個牙齒手術沒我想象的那麼恐怖,我剛剛都睡著了。”今年9歲的貝貝(化名)從貴陽市口腔醫院診療室出來后,迫不及待的跟媽媽分享著自己的手術感受。
貝貝的口腔治療過程能如此輕鬆,得益於貴陽市口腔醫院近年來打造的兒童口腔舒適化治療服務。“怕看牙,怕治牙”是無數患兒在見到口腔醫生后的真實想法,為了解決這一難題,貴陽市口腔醫院針對兒童提出了“舒適化治療”的方案,讓孩子看牙變得不再恐懼。
“自兒童口腔舒適化治療服務開展以來,前來就診的小朋友呈翻倍之勢增長。”貴陽市口腔醫院臨床二支部書記、口腔頜面外科主任邵敏介紹,手術過程中,通過吸入式麻醉或靜脈復合麻醉的形式,減輕患兒焦慮感,從而達到睡一覺就能治好牙的目標。手術全程由專業的麻醉醫生監管,在保証舒適性的同時,為手術安全保駕護航。
為兒童提供溫馨的就醫體驗,是近年來貴陽市口腔醫院“優化醫療服務、提升患者體驗”的方式之一。走進醫院,從挂號到就醫,從治療到術后,“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貫穿始終,處處彰顯著醫院的服務“溫度”。
聯合專家門診內,醫生在給患者介紹治療方案。人民網記者 高華攝
打造聯合專家門診 讓病人“少跑路”
牙齒是人體最堅硬的器官,同時也是人們每天最常用的器官之一。這個器官一旦出了問題,牽涉的口腔疾病往往比較復雜,需要多個科室的組合治療。
“比方說牙疼,它有可能是因為牙髓發炎導致,但除了治療牙髓,我們還需要排除牙周膜、牙槽骨等位置是否有炎症,不是單單隻有治牙那麼簡單。”貴陽市口腔醫院牙周病科主任馮萍介紹,這導致患者就醫時可能需要輾轉多個診室,才能解決問題。
如何減少患者在各科室之間往返,成為了貴陽市口腔醫院的另一“破題”目標。為此,醫院於2023年成立了MDT專家門診,將全院副高級別以上的專家匯聚在一層樓定點定時辦公,讓患者挂一次號,就能拿到一套詳細的診療方案,不必再樓上樓下的轉診室看病。
貴陽市口腔醫院解放路總院的11樓,是MDT專家門診的“地盤”,牙體牙髓病科、牙周病科、口腔修復科、口腔種植科、口腔黏膜病科都在這裡設置了專門的辦公點,每周一和周五都會有三名專家來此坐診。
“我印象比較深的是今年三月接診的一名患者,他在做完根管治療后仍然感覺牙疼,最后在我們專家聯合門診的診斷下,發現了其他問題,用了半天時間就解除了牙疼困擾。”馮萍說。
自專家聯合門診開診以來,專家一同會診、患者定向轉診的模式為不少口腔疑難雜症病患節省了就診。目前觀山湖分院也開通了專家聯合門診,每周二、三、四都會有不同專家坐診,為患者帶去高效、安全的醫療服務。
口腔種植科主任余鑫正在做檢查治療。人民網記者 高華攝
“降價不降質” 提升患者體驗
種植牙,對於許多中老年人來說並不陌生,這項技術為囿於牙齒鬆動、缺失的患者送去了實打實的溫暖。然而,曾經種一顆牙動輒過萬的價格,讓不少人望而卻步,種牙價格變化一直備受患者關注。
去年3月,國家醫保局首次開展種植牙集採,將曾經上萬元一顆的種植牙牙體價格降至五千至七千元不等,此舉大幅降低了種植牙的費用,讓更多人得以改善自身的牙體健康。
“從去年開始,願意來咨詢種植牙的患者越來越多,我們醫院根據相關規定,第一時間調整了15項種植牙技術的收費編碼,為患者減輕經濟負擔。”貴陽市口腔醫院口腔種植科主任余鑫表示,相比以前,現在種植一顆牙的費用至少比以前減少了一半以上。
價格“打下來了”,種植意願“蹭蹭上漲”,據貴陽市口腔醫院口腔種植科的統計,自去年3月以來,患者較往年增多了50%。以前種植手術的排期大概在半個月左右,現在基本都需要等待一個月。
種植價格雖降,但服務質量不能降。貴陽市口腔醫院從前期看診到中期治療一直到后期維養,始終堅持“降價不降質”的原則,做好每一個環節的工作。“有一部分患者想超區域拔牙,將還能治療的自身牙換成種植牙,我們是能勸就勸,盡量讓患者保留本牙,杜絕‘多拔多種’的亂象發生。”余鑫說。
今年以來,貴陽市口腔醫院口腔種植科共接診3000余名患者,為2500余人提供了種植牙治療服務,越來越多的患者享受到了種植牙帶來的咀嚼與美觀改善。
為老年患者實施手術治療。貴陽市口腔醫院供圖
聚焦“一老一小” 優化醫療服務
上到白發蒼蒼的老人,下到牙牙學語的幼兒,皆是貴陽市口腔醫院需要服務的群體。醫院在開設多個兒童口腔科室的同時,還專門開設了老年口腔專科門診,保障老年人的口腔健康。
老年患者因存在生理功能退化狀況,並普遍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全身疾病,治療難度大大增加,致使接診風險高。為了“破題”,2023年4月,貴陽市口腔醫院的老年口腔專科門診正式開診,這個由麻醉、影像、檢驗、藥房等相關科室聯合在一起的科室,為不少老年人解決了困擾他們多年的口腔問題。
“老年口腔專科門診開診一年多,深受老年患者歡迎。”邵敏表示,因微創技術過硬、服務優質高效,老年口腔專科門診吸引了一批忠實“粉絲”。
來自四川南充的鄭老伯就是“粉絲”之一,“我這一年來在南充和貴陽之間往返了好幾趟,就是為了治好這口牙。”鄭老伯表示,經過近一年的治療,如今,他的牙齒問題已經解決了大半,接下來他將根據醫囑,好好穩固牙齒狀態。
“每周二上午是口腔專科門診的看診時間,那天是最忙的,但看到這麼多老年人願意過來就診,累點也值了。”邵敏說。
敢於破解老年人“看牙難”的問題,是醫院不斷精進的醫療技術在做支撐。為了切實優化醫療服務,醫院引進了微創根管治療、3D數字化導板引導精准拔牙等技術,並每年定期外派多名醫生去北京、上海、重慶等地學習,實時“更新”醫療技術,為患者帶去放心、安心的醫療服務。
聚焦“一老一小”、打通專家就診渠道、保障患者權益......貴陽市口腔醫院近年來所做的種種看似獨立,但實際上都源於一個精神內核,那就是“以病人為中心”。
2023年,院內啟動了“改善就醫感受提升患者體驗(2023-2025年)”主題活動,通過優化服務流程、提升服務質量、創新服務模式等多措施,改善全流程的就醫感受,進一步解決人民群眾看病就醫急難愁盼問題,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優質、高效、便捷的醫療服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