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劍河:大學生暑期“三下鄉” 愛心匯聚 呵護成長

過集體生日、玩游戲、做鍛煉、學知識……這就是孩子們豐富多彩的暑期生活!
暑期時節,許多大學生志願者來到貴州省劍河縣的鄉村、社區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用愛陪伴,用心呵護,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和成長。
“怕你孤身去游泳,怕你傷痛不能走……”一首改編版的《孤“泳”者》回蕩在劍河縣思源社區的暑期課堂裡。來自合肥工業大學社會實踐團的大學生志願者,帶著孩子們唱起了防溺水歌曲。安全課堂既生動又有趣,孩子們一下子就掌握了防溺水、防火防電、施救要領等知識。
合肥工業大學社會實踐團的大學生志願者和孩子們一起玩游戲。
“老師教我們學的這些安全知識很有用,可以讓我們遠離危險,保護好我們自己和身邊的小伙伴。”家住劍河縣思源社區的邰鳳說道。
如何讓孩子們在假期得到有效陪伴,快樂成長,大學生志願者們別出心裁設計了“七色課堂”,把紅色教育、科普知識、文明生活、心理疏導、體育鍛煉、音樂、舞蹈、手工、非遺藝術、趣味游戲等納入其中,“七色課堂”讓孩子們快樂地學到知識,假期生活過得豐富又有趣。
“暑期課堂分成七個部分,紅、橙、黃、藍、綠、紫、靛,分別對應七個不同的模塊,對應我們日常開展的一些活動,它會更成體系,也是平時開展一些活動的優秀課程的選取,希望帶給孩子們一個更好的暑假生活體驗。”合肥工業大學志願者陳濤瀛介紹道。
同樣,在劍河縣仰阿莎街道幸福社區,自從南昌大學的大學生志願者們來后,社區裡經常歡笑聲不斷。孩子們每天都會相邀著准點到這裡來報到,和大學生志願者們一起唱歌、游戲、體育鍛煉、做手工、聽科普、學知識。來自南昌大學的大學生志願者們也用自己的知識和愛,陪伴孩子們快樂過暑假。
南昌大學的大學生志願者指導孩子們做手工。
“大學生哥哥姐姐們特別有耐心,也很細心,而且特別關心我們,舍得用許多時間來陪伴我們玩耍,逗我們玩,而且給我們傳授知識,這個暑假很開心。”家住幸福社區的周文蘭小朋友高興地說。
在南哨鎮章漢村,一支來自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的“青春+”星火實踐團志願者,不僅為孩子們送來了知識、教具,也把籌集到的愛心獎學金發放給村裡的孩子們,鼓勵孩子們努力學習,成長成才。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的志願者和孩子們合影。
“這些獎學金希望能夠幫助到有需要的孩子們,也希望你們未來能夠考到我們大學,為我們國家的能源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實現能源強國,能源報國的理想。”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志願者龐金龍每年都會堅持帶隊到村裡來看孩子們,勉勵孩子們。
用心陪伴,用愛呵護,讓夢想的種子在孩子們心間生根發芽。大學生志願者們在深入基層中既傳播了先進文化,服務了社會,又使自身得到了鍛煉和提升。
“國家和社會利用良好的資源,培養了我們,我們也希望通過自己的雙手,來回饋社會,回饋山區,讓山區的孩子們得到更好地呵護和陪伴,給他們打開一扇扇增長見識和創新能力的大門。”南昌大學志願者陳建敏表示。
貴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的志願者給小朋友們發放禮物。
據了解,今年暑假,南昌大學、武漢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南京中醫藥大學、貴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貴州電子商務職業技術學院等多所高校的志願服務團隊,在共青團劍河縣委的牽線搭橋下,相繼來到劍河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除了捐資捐物,奉獻愛心外,志願者們還發揮專業優勢,積極投身鄉村振興事業,在支教助學、家電維修、村庄牆繪、關心關愛鄉村老人和兒童等方面開展社會實踐服務,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圖/文 楊家孟、吳昌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