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讓生活更美好
畢節市不斷推進群眾體育發展

傍晚,太陽躲到山后,熱浪消退,涼風拂面。
納雍縣豬場鄉新春村村民胡維吃過晚飯,來到村裡的溶洞籃球場,衣服一脫,光著膀子便在籃球場上奔跑起來。
“自從有了溶洞籃球場,我一有時間就鍛煉,身體好了,吃飯香了。”胡維樂呵呵地說。
近年來,畢節市大力加強城鄉體育設施建設,努力提升全民身體素質,不斷豐富全民健身賽事活動,促進重點人群健身活動開展,讓體育活動融入“尋常百姓家”,不斷促進群眾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完善體育運動設施
晚飯過后,家住七星關區東城印象小區的李大昌穿上球服、拿著裝備,拿起手機發了一條語音:“兄弟們,老地方不見不散。”
李大昌口中的“老地方”,是七星關區德溪體育公園。每天下班后,約上三五好友到公園籃球場打球,已成為他的習慣。
德溪體育公園位於七星關區德溪街道德溪濕地公園內,設置籃球場、足球場、智能步道等多種運動場地。公園按照“因地制宜、小型多樣、就近就便”原則,不斷完善體育健身基礎設施,著力打造方便可達、獨具特色的“15分鐘健身圈”。
為人民健康筑基,為美好生活添彩。近年來,畢節市不斷優化體育服務供給,持續加強體育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動體育場館、健身步道、全民健身中心、百姓智慧健身房等場地設施建設。“畢節市以全民健身需求為導向,大力推進城市景區體育公園建設,逐步形成覆蓋面廣、類型多樣、特色鮮明、普惠性強的體育公園體系。”
截至目前,該市體育場地面積共1258.81萬平方米,公共體育場(館)5個、全民健身中心4個、體育公園10個、社會足球場29個、健身步道1325.08千米、健身路徑931個,鄉鎮級農體工程266個,村級農體工程3648個。預計到2025年底,全市行政村公共體育設施基本實現“15分鐘健身圈”全覆蓋,公共體育設施不斷完善,體育健身賽事活動更加豐富,體育社會組織不斷健全。
豐富全民健身活動
7月29日,以“激情盛夏·清涼花都”為主題的2024年百裡杜鵑管理區烏蒙歡歌廣場舞激情開賽,來自百裡杜鵑各鄉鎮(街道、管理區)共9支隊伍1000余人參賽。
賽場上,參賽隊員們身著獨具特色的民族節日盛裝,伴隨著美妙的音樂、昂揚的節奏、整齊的舞步,將《烏蒙歡歌》的韻律和烏蒙兒女的熱情豪放演繹得淋漓盡致。
廣場舞是老百姓參與度很高的體育健身活動,山地競速挑戰賽同樣吸引了大批健身愛好者。
4月13日,金沙縣后山鎮舉辦的“傳承紅色基因·暢享烏江畫廊”2024中國貴州(金沙·后山)山地競速挑戰賽,吸引了500多名健身愛好者參與。
山地競速挑戰賽是一項在山地自然環境中展現奔跑能力的運動,具有參與面廣、觀賞性強等特點。“我們參賽的目的,就是一路上看山見水,鍛煉身體。”貴州退役軍人車友會成員陳祥說。
近年來,畢節市體育局大力推動全民健身運動發展,舉辦系列群眾體育賽事活動,提高居民身體素質,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數據顯示,近5年來,全市共舉辦各類群眾體育賽事活動1000余項(次),持續舉辦“貴州動起來”紅紅火火過大年全民健身系列活動。通過開展豐富多元的體育賽事活動,不斷提升群眾參與全民健身的積極性,多角度、多渠道、多層次豐富群眾體育生活,持續改善廣大群眾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
推動體旅深度融合
8月11日,以“陽光威寧 浪漫草海”為主題的半程馬拉鬆大賽在威寧烏撒廣場鳴槍開跑。
體育賽事是認識城市的一扇窗口。近年來,威寧自治縣發揮民族文化、體育資源、生態資源等優勢,以打造滇黔結合部區域體育旅游集散中心和迎客門戶為目標,把體育事業發展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舉辦高山運動、戶外運動、馬拉鬆賽、自行車賽等運動項目,促進體旅融合發展。
跟著賽事去旅行,奔向公園去運動。7月14日,百裡杜鵑方家坪路跑嘉年華開賽,全國1000余人參賽。
百裡杜鵑立足山地運動資源優勢,逐漸探索出一條“戶外運動+山地旅游+文化傳承”的文體旅融合發展路徑,打造全國山地自行車邀請賽、越野跑挑戰賽、“花YOUNG年華”山地馬拉鬆、“健康100”徒步大會等山地戶外精品IP賽事,吸引眾多國內外路跑愛好者。
近年來,畢節市圍繞體育旅游黃金線路點位,著力優化業態布局,深化體育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創新賽事活動,讓賽事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打造更多的吸睛點、體驗點、消費點和網紅打卡點,延伸黃金線路的經濟社會綜合帶動效應。
同時,畢節市充分依托得天獨厚的氣候、山地、水體等資源優勢,把體育元素植入景區,讓賽事活動向景區靠攏,發展以滑翔傘、露營、攀岩、騎行等山地戶外運動為特色的體育旅游業態產品。
據了解,畢節市注重山地戶外運動賽事品牌化建設,支持各縣區培育自主IP賽事,推動全民健身和旅游深度融合,培育打造百裡杜鵑山地自行車邀請賽、百裡杜鵑越野跑挑戰賽,威寧草海馬拉鬆賽、自行車賽,赫章阿西裡西高原山地穿越挑戰賽,織金洞精英穿越挑戰賽等山地戶外運動品牌賽事。系列賽事活動和優良旅游環境加持,不斷推動形成“一人參賽、多人參與”的消費模式,多產業深度融合的“戶外運動+”發展格局正在形成。(段艷、王星、謝朝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