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唱一首歌,齊跳一支舞!桐梓“村晚”成為民族大團結的絢麗舞台

在桐梓,一場場別開生面的“村晚”正持續上演,不斷豐富著廣大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村晚”舞台也成為展現民族大團結的絢麗舞台。晚會上,一個個由群眾自編自導、自排自演的節目,不僅散發著濃郁的鄉土氣息,更傳遞出新時代鄉村振興的蓬勃氣象。
自“村晚”活動6月22日啟動以來,桐梓縣九壩山堡便成為了鄉村文化的聚集地。舞台上,苗族舞蹈的輕盈靈動、侗族大歌的悠揚婉轉、金橋吹打的激昂熱烈……來自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精彩節目輪番上演,讓觀眾置身於民族文化盛宴中。
桐梓“村晚”現場。
“不僅展示了各民族獨特的藝術魅力,更在相互交融中促進了民族之間的團結。”在現場看完桐梓“村晚”的觀眾安海斌說,每個節目都特別震撼,很有民族特色。
桐梓“村晚”的舞台上,廣大群眾既是觀眾也是演員。他們身著各式各樣的民族服飾,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每一場演出中。台上台下,互動頻繁,斗舞、對歌、民族特色表演……這種全民參與的盛況,不僅激發了群眾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更在無形中加深了他們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民族情感的深度共鳴,讓桐梓“村晚”成為民族團結的堅實紐帶。
桐梓“村晚”現場。
“很高興來到桐梓‘村晚’的現場,不僅讓‘村晚’和村超得到了夢幻聯動,更是各民族共同繁榮的體現。”來自榕江縣侗族大歌的表演者吳新萍說,桐梓“村晚”向觀眾呈現出了一幅民族大融合、大聯歡的景象,折射出了民族團結、百花齊放、高質量發展的風貌,更是各族人民欣欣向榮的生活寫照。
在組織開展桐梓“村晚”活動的過程中,桐梓縣始終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原則,通過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動力。豐富多彩的桐梓“村晚”活動,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觀看,游客們在享受文化盛宴的同時,進一步促進了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
桐梓“村晚”現場。
“桐梓‘村晚’演的是鄉親,說的是鄉音,唱的是鄉愁,舞的是鄉情,展現出鄉村文藝的深厚基礎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桐梓“村晚”活動執行總導演劉超表示,將以更加豐富多彩的形式和內容,為促進民族團結和鄉村振興作出更大的貢獻。
桐梓“村晚”,不僅是一場場精彩的文化盛宴,更是一次次民族團結的生動實踐。可以說,桐梓“村晚”已經成為一個宣傳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亮麗窗口。在這個舞台上,我們看到了各民族文化的璀璨綻放,感受到了民族情感的深度共鳴,更見証了鄉村振興的堅實步伐。(文/圖 陳桂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