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高粱紅!仁懷:36萬畝酒用高粱陸續進入採收期

秋風起,高粱紅。連日來,貴州省仁懷市的36萬畝酒用高粱陸續進入採收期,機械化收割成為了這片土地上的主角,為高粱歸倉按下了“快進鍵”。
收割機正在收割高粱。
走進高大坪鎮水堰村的高粱基地,隻見成片的高粱像紅彤彤的絨毯鋪陳在大地上,顆粒飽滿的高粱籽擠滿了枝頭。伴隨著隆隆的轟鳴聲,大型收割機來回穿梭在基地裡,高效率地將一茬茬高粱收割完成。“今年是個大豐收年,高粱顆粒很飽滿,然后我們今年用收割機收割,機器每25-30分鐘可以收一艙,一艙有1500斤左右,一天可以收20余畝。”仁懷市高大坪鎮水堰村農機手倪仕凱說。
得益於高標准農田打造,目前水堰村土地宜機化率達98%,為高粱生產機械化作業、規模化生產創造了有利條件。看著在地裡來回穿梭的收割機,種植大戶羅發達贊嘆不已,深感農業機械化發展帶來的便利。“人工收的話每年需要40-50余人,今年我採取機收,不但比人工快,還節約成本10000余元。”仁懷市高大坪鎮水堰村高粱種植戶羅發達說。
高粱裝袋。
智慧農機顯身手,助農採收“好風光”。2023年,水堰村高標准農田建設全面完成,並配備高粱收割機2台、耕土機1台、育苗機1台,做到農機有需要統一調配,提高機械利用率,降低村民勞動成本,助農增收。“去年我們水堰村通過高標准基本農田土地整治,種植高粱1200畝,預計產量今年能達到60余萬斤 ,產值340余萬元,戶均增收能達到1.5萬元,目前正組織5名農機手、2台收割機進行連續收割,預計在8月中旬能全面完成收割。”仁懷市高大坪鎮水堰村黨支部書記羅發權說。
滿載而歸。
在基地裡,隨著收割機的前進,高粱齊刷刷地被送在了收割機后艙,採收的高粱再轉運到運糧車上。今年高粱收購價格5.6元/斤,一畝地高粱收入近4000元,羅發達看著自家200余畝的高粱顆粒歸倉,開心地算起了豐收賬。“今年已經收了兩天高粱,今天看效果還是很可以,畝產可以達700斤,今年收成還是不錯的。”仁懷市高大坪鎮水堰村高粱種植戶羅發達說。
仁懷市高大坪鎮水堰村強組興村工作隊黨員干部助農搶收高粱。
在高粱收割現場,身穿紅色志願者馬甲的黨員也參與到採收高粱工作中來,拾撿高粱穗、搬運高粱,“志願紅”與紅高粱在藍天的映襯下構成一幅美麗的鄉村振興的“豐景圖”。“這幾天是搶收高粱的黃金期,為了讓農民的高粱做到顆粒歸倉、增收致富,我們協助農民採收高粱。”仁懷市高大坪鎮水堰村黨員志願者羅發洪說。
高粱基地。
目前,仁懷市36萬畝酒用高粱已陸續進入採收階段,全市19個鄉鎮街道均加足馬力開展高粱採收工作,今年預計高粱總產量7.5萬噸,總產值8億元,可帶動5萬余戶農戶增收致富。(文/圖 涂順菊、龍蘋、余曉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