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壩:激活人才引擎 賦能經濟發展
——武漢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暑期社會實踐見面會暨平壩招才引智 “五區”平壩推介會舉行

近日,平壩區委組織部組織開展武漢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暑期社會實踐見面會暨平壩招才引智、“五區”平壩推介會。區委組織部、區發改委、區工信局、區農業農村局、區文廣局,武漢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學生代表參加。
會上,區委組織部有關同志介紹了平壩區高層次人才引進有關政策,包括創新創業資助計劃、“蓄水池”政策、“金種子”計劃、配偶安置、住房政策、生活補貼、學歷補貼、生活保障措施等內容。區直各有關部門圍繞“四化”工作開展情況作發言。武漢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兩位學生代表圍繞暑期實踐調研作了重點發言。與會學子紛紛表示,平壩區對人才高度重視,推出了吸引人才的舉措,將把所見所聞所感帶回學校,與同學們共同分享,宣傳平壩的人才政策,期待未來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平壩的建設和發展中來。
會議現場。
“首先,我要感謝各相關單位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深入了解基層、服務社會的寶貴機會。在此次實踐過程中,我們對平壩的經濟、社會、文化等各方面的發展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當前,平壩區全力以赴圍繞‘四新’主攻‘四化’的大發展方向,還有當地的優越人才政策,為各類人才施展才華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我也期待我能在這樣一個風水寶地上施展我的才能。”武漢大學“青櫻計劃”貴州安順隊副隊長朱想說。
“在接下來的實踐中,我們將會去到鄉村振興典范的樂平鎮塘約村﹔以田為布、以稻為墨繪就鄉村旅游新畫卷的白雲鎮平元村﹔非遺保護,屯堡地戲文化傳承的天龍鎮天龍村﹔以及旅游開發建設智慧的夏雲鎮小河灣村四個村落。我們團隊將會做好民間外交官的工作,堅持走訪農戶,鼓勵填寫調研問卷,收集影像資料,拓展宣傳渠道,創新宣傳形式,用智慧和才華講好青年故事。”北京外國語大學貴州平壩·循聲覓道實踐團團長楊名涵說。
會議現場。
據了解,平壩區將以此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為契機,緊扣人才主題,策劃“21℃城市·走進平壩”專項引才行動。其中,包括此次推介活動及后續計劃開展的觀摩、調研、經驗分享交流、青年人才交流、赴外引才、走訪慰問等“七個一”活動,做深做實人才“宣”“引”“留”工作,營造愛才、敬才、惜才的良好氛圍,讓各方各類人才關注平壩、走進平壩、留在平壩,為平壩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一份力量。(圖/文 王 丹丹 姚德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