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貴州旅游

安順屯堡保留600年前大明生活 打破古鎮千篇一律怪圈

2024年07月25日09:29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江南與西南,雖有著截然不同的文化經緯,卻能在貴州省安順市找到兩者的聯結。

600年前“調北填南”的浩大遷徙,讓數十萬來自今天江蘇、安徽、江西等地的軍民踏上戍邊征程,留在了黔中大地,成為“屯堡人”,並與世居本地的居民共同孕育出了“活化石”般的屯堡文化。

1 圖為7月23日,安順天龍屯堡內,一位穿著傳統服裝的居民為游客倒茶。  王玨瑋 攝

7月23日,安順天龍屯堡內,一位穿著傳統服裝的居民為游客倒茶。王玨瑋攝

時至今日,屯堡人從語言、服飾到建筑、戲劇,都依舊固守著600年前的文化因子,而屯堡文化等歷史文化的研究推廣工程,也成為貴州四大文化工程之一。

7月23日,貴州省委宣傳部和澎湃新聞舉辦的“這個夏天,來貴州一起澎湃”為主題的網絡主題活動走進安順天龍屯堡,體驗屯堡文化,探尋大明遺風。

走進天龍屯堡,眼見與周遭環境和諧共生的建筑、戲劇,悠然自得的鄉民,以及不經意間流露出明朝遺風的縷縷痕跡后,一份難能可貴的文化沉浸體驗,在這裡可以輕鬆拾起。

黔中屯堡“見”江南

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實施“調北填南”戰略,調集江淮一帶數十萬軍士前往黔中腹地,屯田戍邊,成為屯堡人。

所謂屯堡,即屯軍居住之地。至明宣德八年,經過數十年經營,貴州有了700余處屯堡,分布在方圓上千平方公裡的區域內,人口數十萬。

其中,位於貴州省西部安順市平壩區的天龍屯堡古鎮是代表性屯堡村寨之一。這裡地處西進雲南的咽喉之地,在元代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順元古驛道上的重要驛站,有著“明朝歷史活化石”之稱。

駐足於天龍屯堡,古朴的城垣之下,聽一首屯堡大嬢嬢唱的山歌,再喝上一碗秘制驛茶,仿佛已置身於600年前的明朝時光。

“石頭的街面、石頭的牆、石頭的瓦蓋、石頭的房、石頭的碓窩、石頭的缸……”走進天龍屯堡古鎮,便能發現這裡是一座連戶成片的“石頭城”。值得一提的是,屯堡民居的建筑與華東的江南四合院布局相似,雖較為古朴簡約,不像江南民居那樣精細考究,卻依舊可見小橋流水、雕花懸窗的江南風味。

3 圖為天龍屯堡裡的建筑多用石塊堆砌。 王玨瑋 攝

天龍屯堡裡的建筑多用石塊堆砌。王玨瑋攝

這些民居的石牆是用山上的石頭壘成,屋頂用石片當瓦蓋。九道坎是天龍屯堡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一幢石房。據講解人員介紹,明朝在此屯軍時的領軍大將陳典曾在此居住。仔細觀察,石牆上巧妙地設置了垛口與瞭望口,平時居住可做通風之用,戰時可當射口,真切感受到600年前往事的遺響。

在沿街的商鋪中,小路間,隨處可見身著寬袍大袖、手戴銀鐲的當地居民。這是明代傳承下來的漢族傳統服飾,因來源於朱元璋的老家安徽鳳陽縣,所以也被稱之為“鳳陽漢裝”。

4 圖為屯堡人家。李立洪 攝.jpeg

屯堡人家。李立洪攝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屯堡人世代相傳的語言,歷經數百年變遷,卻未被周遭語言環境所同化,依然保持著獨特的韻味。其語言特點鮮明,多含卷舌之音,語速快捷,字裡行間流露出一種軍人特有的鏗鏘與陽剛之氣,這也正是明代官話的遺韻。

地戲裡沒有兒女情長

戴臉子、著戰袍、持兵器、背插小旗……鑼鼓聲起,一場穿越六百多年的安順地戲正式上演。

安順地戲形成於明代初葉,是貴州省安順市屯堡人獨有的一種頭戴木刻假面的傳統民間戲劇。安順地戲的行頭,主要有臉子、靠旗、折扇、戰袍、兵器等。除特征突出的臉子外,其他行頭與古典戲曲中的同類行頭都比較接近。

事實上,安順地戲原本是明軍中廣泛流傳的、集祭祀、軍事訓練與娛樂功能於一體的軍儺。隨著明軍的南征和移民的進入,以祭祀驅邪逐疫為主的儺文化也被帶入安順,與當地民情民俗融合,最終形成了如今的安順地戲。

5 圖為7月23日,天龍屯堡裡上演地戲。王玨瑋 攝

7月23日,天龍屯堡裡上演地戲。王玨瑋攝

據微信公眾號“貴州省文化和旅游廳”介紹,在安順,流傳下來的地戲有三百多堂,戲中所展現的內容,大部分圍繞著英勇征戰、忠誠愛國的主題,如《封神演義》《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戰役,以及《薛丁山征西》《薛仁貴征東》等膾炙人口的歷史故事,它們被反復演繹,歷久彌新。2006年,安順地戲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鄭汝紅是天龍村地戲隊隊長,據他介紹,當前在天龍屯堡中,每天有9場地戲將輪番演出。作為屯堡文化的傳承者,他說:“我們希望演繹好百年地戲,讓大家能真切了解到600年的明朝生活是如何發生的。”

在天龍屯堡中的演武堂內,剛六年級畢業的何博文正趁著暑期在學地戲。一年級時,他的老師在“六一”兒童節慶典上表演了地戲。“為何要帶臉皮子?背上背小旗?”對此產生興趣的他,果斷參與了學校的地戲社團。這一決定,開啟了他與地戲的不解之緣。

6 圖為7月23日,游客在天龍屯堡准備看地戲表演。王玨瑋 攝

7月23日,游客在天龍屯堡准備看地戲表演。王玨瑋攝

如今,何博文學習地戲將近6年。他說,是那份熱愛與喜歡,成為了他持之以恆的最大動力,而這次暑假專門來演武堂學藝,也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唱腔與動作。

鄭汝紅說,為了更有效地傳承地戲文化,天龍村地戲隊每周一與周三,將前往中學帶去地戲表演與知識分享,而周二與周四,則會轉至小學,希望以此激發年輕一代對地戲文化的興趣與熱愛。

相似的建筑風格,高度雷同的美食和紀念品,這是當下古鎮旅游陷入的同質化困境。走進天龍屯堡,眼見的是與周遭環境和諧共生的建筑、戲劇,悠然自得的鄉民,以及不經意間流露出明朝遺風的縷縷痕跡。在這裡,千篇一律被摒棄,取而代之的是一份難能可貴的文化沉浸體驗。(迪娜爾、古詠瑜)

7 圖為天龍屯堡在地戲之外,還有山歌等傳統文化。  王玨瑋  攝

天龍屯堡在地戲之外,還有山歌等傳統文化。王玨瑋攝

(責編:潘佳倩、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