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貞豐縣珉城社區:構建“互嵌式”和諧家園

2024年07月25日17:29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大暑剛過,天藍如洗,萬裡無雲。清晨的陽光洒在矗立的高樓上,猶如抹上一層金色。珉城社區的集市上,售貨攤主忙著埋頭整理各自的貨物,准備好迎接趕集購物人們的到來。

珉城社區建成於2017年10月,位於貞豐縣豐茂街道中心地段,是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全社區共有3324戶14626人,來自全縣15個鄉鎮122個村,居住著漢族、布依族、苗族、仡佬族等民族,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社區。

近年來,貞豐縣珉城社區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圍繞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社區為抓手,堅持黨建引領,服務社區各民族群眾為重心,構建“互嵌式”和諧社區為目標,推動社區各民族群眾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黨建引領,搭建“連心橋”

1、珉城社區黨群服務站。

珉城社區黨群服務站。

社區以黨總支為核心,健全組織機構,加強堡壘建設。實行街道、社區、物業“三位一體”協商共管的議事模式,構建“1+3+N”黨群服務陣地體系,建設標准化黨群服務平台,配齊網格化管理服務隊伍。

將轄區劃分為4個民族工作服務網格,把98名社區黨員和4名物業黨員納入網格化管理和服務聯建共管格局。

打造“15分鐘黨群服務圈”,了解各族群眾的困難和需求,及時解決急難愁盼問題,全力為各族群眾提供更加精細、暖心的“嵌入式”服務,提升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辦好“食”事,描繪“同心圓”

2、民族團結食堂。

民族團結食堂。

民生“食”事無小事,珉城社區聚焦“一老一小”的生活瑣事,因地制宜創辦“民族團結食堂”,切實解決各族居民“食”事。社區基於來自各鄉(鎮)各民族生活習慣的實際,通過上門征求意見,召開群眾會,把文明新風作為移風易俗的切入點,興辦“民族團結食堂”。這樣一來,不但解決了各族群眾辦喜事的難題,而且降低成本,減輕負擔,倡導了文明新風尚。對居家的“一老一小”帶來生活方便,社區各族群眾的一日三餐,有了保障,受到群眾的廣泛歡迎。

“民族團結食堂太方便我們了!我天天帶孫子來吃飯,飯菜好吃又便宜,環境干淨又衛生,減省了好多麻煩,社區就是我們幸福的家!”從魯容鄉納臘村搬來的陸德成笑呵呵地說。

目前,每天在食堂用餐的各族群眾可達300人左右,多時達到500余人。

落實就業,共唱“團結曲”

3、熱鬧的集市。

熱鬧的集市。

珉城社區把就業作為改善各族群眾生活保障、構建“互嵌式”發展社區的重點工作,形成了縣、街道、社區三級就業服務體系,為社區各族群眾提供政策咨詢、職業指導、求職登記、崗位信息等“一條龍”就業服務。社區定期開展家電修理、理發、廚藝、民族服飾裁剪等技能培訓,讓社區各族居民人人都有一技之長。除此,還創建社區就業幫扶車間,在社區建立一周一次的集市,幫助方便吸納社區勞動力就近就業。

“我過去在廣東打工,身體不好,回到社區自己做民族服裝,利用趕場天在社區集市賣,一個月也有2000~3000元收入,既照顧了家庭又有收入,比在老家強多了。”社區居民吳光情一邊賣衣服一邊開心地說。

今年來,社區組織各族群眾到省外務工人員2842人,社區大學畢業生考入機關事業單位23人﹔租賃門面固定經營小超市7家﹔利用趕場天固定擺攤賣小吃25家,擺臨時攤點145家。

“我們還要不斷完善社區功能,為各族群眾提供舒適的生活服務,有效促進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珉城社區黨支部書記、主任朱洪秀說。(文/圖 陳湘飚)

(責編:李永馨、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