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貴州,一群年輕人挖掘紅色資源,創新舞台形式,打造沉浸式演出——
講好長征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青春派)
6月的一天下午,貴州遵義市偉大轉折劇場內座無虛席。
隨著25歲的現場指揮冉璇發出指令,安靜的劇場內音樂聲響起,舞台轉動起來。觀眾席兩側,棧道上火把接續亮起,串聯出一支勇毅前行的隊伍。“砰砰砰!”水花四濺,吊橋從觀眾席上方兩側伸至半空,“紅軍戰士”前仆后繼發起沖鋒。舞台下方,湍急的水流聲和彌漫的“硝煙”不斷從四面傳來,讓觀眾如同穿越回湘江戰役的戰場。一場動人心弦的沉浸式紅色演出就此展開。
紅軍長征時在貴州活動時間最長、活動范圍最廣。2019年,貴州被確定為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重點建設區,紅色資源活化運用不斷深入。5年來,《偉大轉折》大型長征文化沉浸式演藝、“紅飄帶”長征數字科技藝術館等項目陸續亮相,“圈粉”一群青年扎根台前幕后,為講好長征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助力添彩。
用心演繹,讓紅色人物“活”起來
“山前有四十四棵澀柿子樹,山后有四十四隻石獅子……”偉大轉折劇場內,演員們正練習繞口令開嗓,這是每日必修的功課。
劇場另一側的排練廳裡,隨著手指關節叩打桌面發出的聲響,一名青年正在推敲演出細節。片刻后,他轉而拿起了鋼筆,繼續敲打。
“鋼筆的敲擊聲,比用手叩擊桌面發出的聲音更清脆,表達出人物的強烈態度。”這個不斷揣摩角色的00后青年,正是《偉大轉折》劇目中的演員何海航。
該劇目以中央紅軍血戰湘江后轉兵貴州、召開遵義會議為主線,融合舞台科技與舞台藝術,呈現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何海航是土生土長的貴州人,從小受紅色文化熏陶。“參與這樣的紅色題材創作,是青年人的幸運。我想通過這個舞台把紅色故事講給更多人聽。”24歲的何海航學的是表演專業,聽說劇目在招人,就迫不及待報名,並通過了選拔。
“紅色題材創作演繹,尊重史實是前提,但又不能過於刻板。”為了立住角色,除了形體、台詞等基本功訓練,何海航一面查閱相關史料,寫人物小傳,了解角色的生平經歷﹔一面虛心向不同角色的扮演者求教,詢問對戲感受和建議,通過反復搭戲、對台詞,嘗試尋找准確的細節表達。
“對紅色文化,演員要真聽真看真感受。”何海航說,他主動利用工作間隙,多次參觀遵義會議紀念館、四渡赤水紀念館等,實地考察劇目演出涉及的紅色足跡,聆聽專家學者對相關歷史的解讀。“軍裝、馬燈、信件……在遵義會議紀念館看文物,有時候一看就是一下午。”
立足角色,推敲節奏,完善細節,反復打磨……時間長了,何海航逐漸對劇中每一個角色的台詞、每一段場景背后的史實了然於胸。“隨著角色探索的深入,心中那份信念感也愈發強烈。”
前不久,遵義市文化小學學生觀看劇目時,在演員致謝環節,小學生們激動地喊出了“英雄,謝謝你們”,這一幕讓何海航動容。“我從事的不是普通的演出工作,作為青年一代,傳播好紅色文化是我們的責任。”他說,希望通過自己的塑造把更加鮮活飽滿的人物形象呈現給觀眾,讓更多人了解這段蕩氣回腸、動人心魄的紅色歷史,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創新技術,為觀眾提供更好的情景體驗
貴陽市雙龍航空港經濟區,在“紅飄帶”長征數字科技藝術館,一盞閃爍微光的馬燈漸漸亮起來,帶領觀眾重回戰火紛飛的革命年代。幕布后,24歲的工作人員朱穎打開操作面板,准時按下按鈕,大幕准點落下,光影在戰壕、山體、石筍間流轉,觀眾陸續挪步,被帶入下一個場景。
“紅飄帶”項目集文化、科技、藝術為一體,由《紅飄帶·偉大征程》《紅飄帶·多彩飛越》兩部分演藝組成。虛擬交互、全息影像、全維度機械運動、虛擬現實、三維聲場……藝術專業出身的朱穎,一開始面對這些新技術時,既充滿好奇,有時也不免吃力。
“剛開始接觸學習時,有時整晚睡不著覺。”為了快速熟悉工作,她購買專業書籍學習,向資深技術人員請教,有時候揪著一個問題一問就是半天。在她看來,“年輕人就是要愛問、敢問、會問。”每場實際演出前,朱穎總是反復與台前幕后的同事溝通磨合,直至配合精確到每一秒。
“這是一次創新,更是一項精細的‘工程’,一分一毫都不能出錯。”朱穎說,在《紅飄帶·偉大征程》“血火洗禮”篇章,為了給觀眾在行進中呈現難忘的沉浸式體驗,團隊逼真地還原了戰壕場景,傾瀉而下的石筍造型、根據歷史資料模擬還原的道具,與聲光特效共同制造了充滿沉浸感的觀演空間。從最初的“門外漢”到現在對館內各項技術如數家珍,朱穎說:“隻有更好地掌握技術,才能為觀眾提供更好的情景體驗。”
走進遵義市偉大轉折劇場,宛如進入了一個布滿各類機械裝置的大型工廠。360度任意旋轉的舞台轉台上,承載有遵義會議會址、大型山體、吊腳樓等舞美景觀,安裝有LED機械屏、燈光、音響、煙霧等設備。舞台周圍,分布著4台視頻服務器、12台專業激光工程投影機,以及1台大功率工程投影機。
“根據劇情推動,轉台可以快速切換對應的場景。投影機則是用來播放還原長征歷史的視頻畫面,通過蒙太奇手法營造出全方位立體覆蓋的圖像。”說話間,冉璇沉著冷靜地發出幾個指令。大幕緩緩拉開,一場集合了戲劇、影像、裝置藝術、機械動作、音樂與舞蹈的精妙演出呈現在台前。
“舞台上集中呈現很多場景切換,作為指揮必須牢記每一個場景的音響、燈光、機械等切換的時間點,才能保障演出的流暢性。”冉璇習慣隨身攜帶一個筆記本,精准記錄每個切換點。
如今,借助虛擬交互、全息影像、全維度機械運動、虛擬現實等技術,依托立體的舞美置景,這段關於長征的紅色歷史得以沉浸式展現在觀眾面前。“把科技與紅色文化融合好,才能產生‘1+1>2’的效果。”冉璇自豪地說,劇目涉及的瀑布水效裝置、伸縮隨動放搖裝置、大型傾斜舞台等8項科技舞台設計創新,正在申請國家專利。
團隊協作,打造閃亮的紅色文化品牌
周五下午,“紅飄帶”項目的場館門口人頭攢動。因為預約的觀眾很多,當天已加到8個場次。從“血火洗禮”“偉大轉折”到“砥礪征途”,伴隨一幕幕壯舉在眼前展開,觀眾置身模擬場景和擬真聲光特效中,大呼“不虛此行”。
在觀演交流環節,來自江蘇的一名年輕黨員激動地說:“演出太震撼了,讓我們以全新的形式追尋紅軍足跡,重溫長征歷史,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長征精神洗禮。”
“演出效果的完美呈現,離不開團隊‘作戰’。”音響組工作人員焦滔與朱穎是老搭檔了。33歲的焦滔是一名退役軍人,除了每次開場前測試檢查音響設備,聽音、辨音,他還會協同參與視頻制作及燈光組的維修。
“紅飄帶”項目團隊裡,像焦滔、朱穎這樣的聲光電工作人員有30多人,其中絕大多數都是90后、00后。2023年10月試運營以來,他們已在幕后保障演出超3600場,服務觀眾近50萬人次。
“不僅是總控組,燈光、音響、視頻、機械等各組人員也得進行跟場,時刻盯緊設備是否會出現故障,隨時准備處理問題。”朱穎回憶,一次總控操作電腦觸發完全失效,各組迅速重新啟動,音響、視頻、燈光等操作平台同步協作,在倒計時結束前同步按下了按鈕,確保演出順利進行。
來到總控機房,電腦與各類音響后台設備布置有序,牆面上挂著圓形時鐘,一旁貼著列表,上面都是應對總控失效的處置溝通專業術語。“這都是團隊在總結應急經驗后配置的。”朱穎介紹,“‘身經百戰’后,我們的工作作風更加扎實。”結合操作實際,她與團隊整理出了一套“紅飄帶”項目系統總控故障處置方案,幫助大家做到忙中有序。
“從威亞層到吊挂平台,再到假山投影的各類場景切換,想要帶給觀眾更加沉浸的體驗,就要細致百倍地配合。”經歷了上百場演出后,冉璇對此也頗有心得:“比如‘婁山關’場景切換,要確保演員全部從升降平台撤下,才會喊切換,劇場和演員的安全不容有失。”
“看到越來越多的觀眾走進劇場,重溫偉大長征精神,我們的勁頭也越來越足。”何海航說,除了做好自身角色的探索,他還擔負起了劇目演員排練協助工作。哪怕沒有自己演出的場次,也會在觀眾席記錄,對台詞節奏等現場出現的問題與其他演員反復溝通,及時反饋調整,隻為帶來更加完美的舞台呈現。
“在這條挖掘紅色資源、傳播紅色文化的路上,我們的探索才剛起步。”又一場演出結束,冉璇打開筆記本,記錄下每個場景轉換的用時和需要改進的細節。她說,自己與團隊將繼續踏實走好每一步,扎根紅色文化的大舞台,不斷貢獻青年人應盡的力量。
原刊於《 人民日報 》( 2024年07月21日 第 0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