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蘭大樣地2024年度夏季生物多樣性調查正式啟動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為規范和強化大樣地的管理和質量提升,加強全體調查隊員的應急能力,提高組織對突發事件的反應效率和處理能力,7月16日-17日,來自貴州省林業局、中國林業出版社自然分社、貴州大學、貴州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荔波縣人民政府、茂蘭保護區管理局、荔波縣黎明關水族鄉人民政府的相關領導、專家以及調查團隊共計130余名師生走進茂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生物多樣性夏季調查工作。
會議指出,要倍加珍惜、管好用好來之不易的前期調查成果,繼續發揚吃苦耐勞、求真務實的茂蘭大樣地建設精神,積極發揮專家團隊作用,做深做細做實大樣地調查監測﹔通過長期定位監測,積極探索喀斯特奧秘,為貴州自然保護區建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及生態建設交上一份滿意答卷。
會議強調,要多出成果、多出好成果,緊緊圍繞體制機制改革,為持續開展大樣地生物多樣性監測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推動茂蘭大樣地為主體的監測體系,為世界生物圈、世界遺產地、西南岩溶國家公園創建、區地融合發展,助力打造荔波世界級旅游景區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實現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貴州大學安明態教授就中國南方喀斯特森林生態系統茂蘭動態監測樣地建設的價值與意義進行授課,明確指出茂蘭大樣地作為貴州省第一個按國際標准建設的大樣地研究基地,對創建貴州森林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監測體系,推進自然保護地高質量發展的需要具有重要意義。
貴州大學嚴令斌博士就森林生態系統茂蘭動態監測樣地調查工作內容、方法與計劃進行授課,強調野外調查的基本方法、所需工具及相關注意事項等。
此次樣地調查在2022年本底調查的基礎上,將科研團隊分為種子植物/木本及森林生態組、動物(鳥類、獸類、兩棲、爬行動物)組、地衣植物組、苔蘚植物組、蕨類植物組、大型真菌組、昆虫組等專項監測。野外調查期間,專家教授們帶領學生們認識沿途的野生動植物,並向學生們介紹大樣地的樣方選址、邊界樁點埋設、網格樁點布設、植物物種調查等基礎設施情況,期待茂蘭大樣地第一輪675個樣方基礎調查結束后的生物多樣性監測成果。
據悉,在茂蘭大樣地前期的生物多樣性調查中,共記錄到動物59科89屬102種、植物171科461屬808種、大型真菌27科42屬50種,發現1個新種—荔波金絲桃,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33種,11種貴州特有植物,初步形成了《中國南方喀斯特森林生態系統茂蘭大樣地植物鑒別手冊》。(貴州省林業局官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