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小葉子”鋪就強村富民路

巍巍群山滿眼綠,好山好水出好茶。從荒蕪田園到萬畝茶園,從良莠不齊“小作坊”到品牌建設,從單一產業到茶旅融合發展……近年來,江口縣堅持黨建引領,深入實施“強村富民”行動,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通過一枚枚小茶葉積極探索助農增收致富的綠色發展之路,持續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江口“小葉子”鋪就強村富民路。
以茶惠農,“小葉子”成就大產業
走進官和鄉江溪屯村,一排排綠油油的茶樹鋪滿了昔日撂荒的土地,映入眼帘的是連片的茶園,這裡的白茶已達1200余畝。陽光下採茶的村民們穿梭於翠綠的茶樹中,隻見她們雙手上下翻飛,將一顆顆飽滿的嫩芽裝滿竹籃。
“我今年52歲,在家也是帶帶孫子,出去不好找工作,我也跑不動了。建成這個茶山后,我能在家門口有事做、掙點錢,還能把家裡照顧好,已經非常滿足了。”村民徐秋香笑著說。
“每年我們都來幫著採茶,將近兩個月的時間就能賺6000多元,手腳麻利賺得更多,我們今年才開始採,還有的忙嘞。”村民高成秀大姐說完又低著頭開始採茶。
“我們是自家種點茶,村裡有專人來收,又能賺錢又方便。”在政策鼓勵下,桃映鎮茶溪村的舒從發種了15畝,用來發展高端精品茶葉。村裡的集體經濟合作社共種植320余畝茶樹,2023年茶園毛收入36萬余元,直接帶動群眾就業增收25萬余元。現又建成茶葉加工廠,佔地約800平方米,配備茶葉理條機6台、烘干機2台、攤青槽10台,讓村裡茶葉產業發展越來越成熟。
從無到有,從有到優,江溪屯村、茶溪村是江口發展茶產業的一個縮影。江口地處武陵山腹地,生態環境得天獨厚,土壤pH值在4.5至6.5之間,有機質含量在2%以上,年均相對濕度81%,賦予了江口茶“高海拔、低緯度,多雲霧、寡日照,原生態、無污染”的絕佳品質,是發展生態有機茶園的絕佳區域。立足這一地理優勢,從2007年編制《江口縣生態茶產業發展十年規劃》以來,全縣將茶葉產業納入江口縣農業農村發展的主導特色產業規劃,按照“強基地育主體、重加工提質量、融文化創品牌、擴市場抓銷售”的全產業鏈發展思路,加大招商引資和扶持力度,不斷壯大生態茶園和加工廠建設,全面建成生態茶園15.72萬畝,其中建成適宜生產抹茶的茶園基地3.8萬畝。近年來,江口縣整合資金逾2億元,撬動社會資金10億元以上投入茶業,建設了駱象省級茶產業示范園區,建成萬畝茶葉鄉鎮4個,200畝以上相對集中連片茶園基地91個。
江口“小葉子”鋪就強村富民路。
以茶引資,“小葉子”擦亮新名片
江口縣選擇以福鼎大白、龍井、中茶108等國家級良種為主,成立全縣茶葉技術服務綜合指揮部,依托“三農專家服務團”建立茶產業技術服務跟蹤體系,明確專人專職負責茶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指導服務,不斷推動茶業高質量發展。
“每次出來交流學習都能打開我們的發展思路,銷路也增多了。”貴茶集團副總經理劉海笑著說。江口縣積極組織縣內茶葉企業參加各類茶博會100余次,生產的“頁岩珍珠”“梵淨翠芽”“梵淨山綠寶石”等茶葉產品連續獲得國際名茶評比“金獎”,中茶杯、國飲杯“特等獎”等40多個獎項,打響了江口茶品牌。如今,縣內生產的抹茶、梵淨山茶、綠寶石等品種的茶葉產品已經成功進入美國、歐盟等國外市場。
江口縣緊扣市委、市政府關於“奮力創建綠色發展先行示范區”,打造“中國抹茶之都”的決策部署,按照“一核兩區”奮斗目標和茶產業全產業鏈發展要求,立足“一年突破、兩年見效”目標,採取“政府引導、整合資源、集中連片、規模發展”總體發展思路,把茶產業發展列入“3+1”產業發展規劃。
2017年,江口引進貴州銅仁貴茶茶業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年年產4000噸的抹茶精制車間就開始投入使用,長278米,寬48米,3條世界一流的抹茶自動化生產線每天可生產抹茶10噸,年產可超4000噸。車間的潔淨度是參照制藥標准做的十萬級無菌潔淨車間,近90%的精制環節都由機器完成,生產出的歐標抹茶目數平均達到1000(目),最高可達1300(目),是實打實的“世界抹茶超級工廠”,擁有目前全球最大的抹茶單體車間。截至目前,江口縣已提質改造抹茶基地0.6萬畝,建成2條現代化抹茶生產流水線,建成碾茶生產線14條,抹茶生產線年加工能力達800噸。
江口“小葉子”鋪就強村富民路。
以茶會友,“小葉子”吸引四方客
“比賽開始!”隨著一聲令下,民和鎮2024年雙手採茶培訓暨雙手採茶比賽在黃柏山村毛坪茶葉基地正式拉開序幕,來自民和鎮17個村(社區)和凱德街道、壩盤鎮、官和鄉的採茶能手同台競技,選手們神情專注、動作連貫,一雙雙巧手飛舞於茶尖之間,在茶壟中快速前進,嫻熟地將茶芽採摘入簍,茶園一片熱火朝天的春日景象。
“這還是我第一次看雙手採茶,他們的速度真是快,我回去也要加緊練習,爭取明年來參賽。”觀賽群眾滕建芬興奮地說。本次比賽吸引了周邊不少群眾前來觀看,大家感受到採茶樂趣的同時還促進了當地消費,可謂一舉多得。
來自思南的宋友亮,一大早就帶上家人到梵淨山腳的生態茶園游玩,他說:“我們這次來梵淨山旅游,看到這裡可以參觀採茶、制茶就開車過來了,我小時候在老家也採過茶,這次再帶上小孩一起來看看,讓孩子也能近距離感受制作茶葉的樂趣。”
忙著採茶的宋景宸小朋友是第一次與茶葉“親密接觸”,“真好玩,沒想到茶樹是長這樣的,真漂亮、真香!”他興奮地說。茶園、茶樹、茶農勾畫出一幅幅採茶忙的詩意畫卷,採茶時節到江口縣游玩的群眾越來越多,細品正宗的好茶,帶來獨一無二的體驗,生態茶園觀光之旅深受大家喜愛。
江口縣茶產業的發展,是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理念的絕佳闡釋。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又是經濟財富,茶產業的發展讓一座座山變成了金山銀山,一棵棵茶樹,一個個茶園,正在鋪就一條前景廣闊的鄉村振興之路。(圖/文 劉思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