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當區拐比村:在遵規守紀中主動擔當作為

鋪一條路、修一段水渠、建一座水廠……烏當區百宜鎮拐比村黨支部在開展黨紀學習教育過程中,引導激勵黨員干部學紀、知紀、明紀、守紀,在遵規守紀前提下,銳意進取、積極作為。
道路狹窄、坑坑窪窪,拐比村內一條失修的一公裡長農村毛路造成600多名群眾出行不便,同時制約了該村300余畝辣椒、1000余畝茶葉、120畝中藥材等產業種植園的經營發展。在黨支部黨員進村入戶了解發展問題過程中,了解到了上述情況。
拐比村黨支部積極與上級相關部門對接,爭取資金將這一公裡長的路段立項改造,提升為均寬4米的產業發展之路。目前,該路段已動工修建,預計今年9月建設完工。
“在遵規守紀前提下,在推動農業發展、重大項目建設等方面勇挑重擔。”拐比村黨支部書記謝敏說,把黨紀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推進各項事業的不竭動力。
六月下旬,烏當區持續降雨。在田間地頭、防汛一線,廣大黨員干部沖鋒在前,守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劉伯,我們來你家看看。”因為舊房改造,村民劉生榮家新房未建完,還居住在兩間舊房內,基層黨員謝敏和同事走進村民家中,實地查看房屋情況,未發現安全隱患后,才放心離開。
汛期,拐比村黨支部對轄區內所有住房進行巡查,360棟房屋暫未發現安全隱患,對無人居住的危房及時進行挂牌和拉警戒線,確保及時排除安全隱患。汛期過后,村組織黨員干部奔赴田間一線,幫助群眾迅速恢復生產。走訪中發現的團坡組水渠不能滿足生產需求問題,也通過爭取項目,正在推進,將達到節水灌溉、汛期泄洪等效果。
“‘學’是前提、是基礎,學深學透學到位,才能搞清楚紀律規矩是什麼,弄明白能干什麼、怎麼干。”謝敏說。
拐比村一直飲用的是深井水,飲用水管道年久老化,修繕管道對於村裡是一筆不小的支出。今年4月以來,百宜鎮積極協調烏當區水務局建設了柏枝田水廠,竣工后將更好滿足全鎮9個村人畜飲水需求。
“花大力氣、下真功夫,解決實際問題。”百宜鎮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進一步引導激勵黨員干部真抓實干、積極進取、擔當作為,以更嚴紀律保障“三農”工作取得新成效。(劉琳、王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