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開陽縣禾豐鄉:小菌包進棚 釋放致富大“蘑”力

2024年06月24日14:27 |
小字號

“大家擺放菌棒時,注意輕拿輕放,控制好放置間距……”時下,正是禾豐鄉王車村食用菌棒入棚上架的關鍵時期,在禾豐鄉王車村石頭坡組食用菌種植基地裡,大棚整齊排列,村民們正忙著將食用菌棒分揀、入棚,現場一派繁忙景象。

近年來,開陽縣禾豐鄉王車村立足鄉域實際,因地制宜發展食用菌產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圖為:菌棒的講解

菌棒的講解。

“我們前期投入了80余萬元盤活閑置大棚建立食用菌基地,在2000余平方米的場地上,布局了管理、生產、倉儲等功能性區域,目前種植了5000棒食用菌,以平菇和馬桑菌兩個符合大眾需求的品種為主,這個月將繼續投入達到1萬棒,下個月投入預計3萬棒,年底到達10萬棒左右。”基地負責人曾慶紅說道。

良好的養護管理才能保証食用菌的產量和品質,接下來,基地負責人曾慶紅安排專業的技術人員做好脫袋、補水和防虫等工作,保証食用菌的出菇量和品質。經過精心的養護管理,這批食用菌棒預計20天后出菌,即可陸續出菇進入市場,預計總產量可達3萬斤鮮菇,實現產值約18萬元。

圖為:菌包生產

菌包生產。

據了解,一批菌包可以採摘5到6次,每包出菇量可以達到3斤左右,市場售價最高可以達到6元一斤,生產效益達到了將近100余萬一年。食用菌種植從備料到接種完需要2個月時間,再到採摘上市都需要不少人工,這讓貴州富黔硒綠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自己成功致富的同時也為周邊的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出門就進廠”的願望。

王車村的村民李翠靠著在基地務工,有了一份不錯的收入,家務活兒也不耽擱,生活忙碌而充實。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關鍵。禾豐鄉依托王車村獨特的自然條件,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扎根鄉土,突出特色,形成產業規模,實現了從發展產品向發展產業的轉變。這一舉措為當地群眾撐開了一把實實在在的“致富傘”,讓鄉村振興的道路越走越寬。(圖/文 吳曉玲)

(責編:李永馨、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