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寧:“追風逐日” “新”潮涌動

夏至將至,一場場大雨讓威寧的空氣中透露著絲絲涼意。在位於威寧經濟開發區的三一長通貴州威寧風電裝備智能制造示范項目建設現場,卻涌動著隻爭朝夕抓建設的熱浪。
6月18日,走進三一長通貴州威寧風電裝備智能制造示范項目建設現場,吊車搖臂來回旋轉、工業機械往復穿行、工人們操作有條不紊。
自動化機械臂在傳送貨物。趙慶能攝
“我們組織施工方搶抓項目建設黃金期,加派人手、大干快上,力爭項目早建成、早投產、早見效。”貴州長通威寧新能源有限公司綜合部經理鄭乾說。
三一長通貴州威寧風電裝備智能制造示范項目由威寧新能源產業鏈“鏈”主貴州長通集團開展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引進國內風電裝備制造頭部企業三一重能共同投資建設,引入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先進理念,綜合利用新一代智能制造技術,打造西南地區集數字化、自動化、集成化、精益化、可視化於一體的智能制造標杆。
“我們項目一期規劃用地約26.15畝,二期規劃用地約80畝,計劃總投資約5億元,其中一期建設年產能200萬千瓦風電主機生產基地,生產5點幾到6點幾MW系列風電主機。”鄭乾介紹,項目建成投產后,滿產年產值可達40億元,可提供就業崗位200余個。
員工在進行疊層返修。趙慶能攝
威寧地處貴州西北部,平均海拔2200米,太陽能和風能資源居貴州之首,素有“陽光城”“高原風谷”之稱。
2010年,威寧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依托得天獨厚的風力、光照優勢,積極引進國電、華能、國家電投、華電等國內大型發電企業進駐威寧,在新能源賽道上“開疆辟土”,開啟“追風逐日”之旅,為推動威寧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在66個風光項目的助力下,威寧新能源產業裝機規模、年發電量、年產值居全省首位,上下游產業累計產值超過171億元。
新能源上游建設如火如荼,下游裝備制造刻不容緩。
建設中的三一長通貴州威寧風電裝備智能制造示范項目。何歡攝
2022年3月,威寧縣與貴州長通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組建合資公司貴州長通威寧新能源有限公司,打造集風、光、儲全產業鏈於一體的新能源產業園,以貴州長通集團為龍頭,發揮“鏈主”作用,以商招商,引進優質能源開發投資商和配套零部件制造商,不斷加快延伸強化產業鏈條。
目前,浙江一道新能源科技(衢州)有限公司、廈門科華數據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國強興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三一重能等新能源頭部企業強勢進駐長通威寧新能源產業園,新能源產業聯盟初步形成,“鏈”式發展效果明顯。
貴州省威寧縣雙龍鎮高山村光伏電站。何歡攝
“2022年與長通集團達成合作以后,威寧引進來的新能源裝備制造企業,實現的產值到目前為止,已經超過了全縣工業總產值的四分之一。新能源產業鏈全部加起來,已經超過了全縣工業總產值的75%,對全縣整個工業有一個質的提升。”威寧縣工信局局長劉輝說。
好風憑借力,揚帆正當時。目前,全縣在建光伏項目13個,裝機84.2萬千瓦,2023年獲批風電光伏項目41個,裝機容量351.85萬千瓦,總投資252.59億元,其中風電項目341.85萬千瓦,光伏項目10萬千瓦。
一個個新能源項目建設如火如荼,一串串數據令人欣喜,處處“新”潮涌動,迸發著綠色發展的勃勃生機,不斷為威寧高質量發展注入綿綿動力。(趙慶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