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畢節:國家非遺“滾山珠”驚艷“村超”賽場
2024年05月20日17:09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5月18日,畢節市納雍縣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滾山珠”繼“村BA”亮相后,又受邀到貴州“村超”賽場,參加“2024多彩貴州非遺周末聚”表演。
5月18日,國家非遺“滾山珠”在貴州村超現場展演。
當日下午,正值月寨村足球隊對龍泉井村足球隊比賽中場休息,36名“滾山珠”舞蹈演員登場表演。笙不離口、曲音激昂,倒栽樁、雙飛燕、搭人橋、地龍滾荊、疊羅漢等高難度動作一個接一個,現場觀眾掌聲不斷、歡呼不斷,短短幾分鐘的表演驚艷全場。
5月18日,國家非遺“滾山珠”在貴州村超現場展演。
“滾山珠”傳承人李飛龍說:“‘滾山珠’表演還原了苗族大遷徙途中苗族青年用身軀滾過荊棘、為同胞開辟道路的驚險歷程,再現了苗族同胞的英勇無畏,也呈現了我們面對生活的自信與樂觀。”
5月18日,國家非遺“滾山珠”在貴州村超現場展演。
“滾山珠”是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發源於貴州納雍,是集蘆笙吹奏、舞蹈表演、雜技藝術為一體的苗族舞蹈,它蘊涵著苗族人民堅韌頑強、不屈不撓的性格,承載著苗家人對自身民族的遷徙記憶。
5月18日,國家非遺“滾山珠”在貴州村超現場展演。
“我們非遺傳承團隊來這裡表演,就是希望更多的人看到‘滾山珠’,了解‘滾山珠’背后的苗族文化和它蘊含的精神。”“滾山珠”國家級傳承人王景才說。
5月18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滾山珠”代表性傳承人王景才表演前指導。
“滾山珠”原名“地龍滾荊”,苗語“子羅多”,2006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990年在北京亞運會連演28場,曾遠赴荷蘭、比利時、法國、英國、波蘭等國家巡演。
如今,“滾山珠”通過幾代人的傳承和打磨,已成為烏蒙高原上的一顆璀璨明珠,成了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圖/文 納雍縣融媒體中心 )
(責編:李永馨、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